返回

第185章 赈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5章 赈灾 (第3/3页)

    诸多指挥使以及都头都来见礼。

    那些文臣觉得曹利用无所谓,可是在大宋军方,曹利用的名头还是挺管用的。

    如今曹枢密使的女婿来了,那必须要好好招待一二。

    就算招待不出花来,那也不能招待出错来。

    要不然可就惹了麻烦。

    宋煊倒是没有着急,而是先解决一下拉屎问题。

    待到他去如厕的时候,刘钧也从侧面打听了一下宋煊此行来的目的。

    得知是来救灾的,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底。

    果然是受重视,如此重要的任务都交到了宋状元手上来做。

    一会可得好好表现。

    刘钧差人去做饭,必须要招待。

    待到宋煊回来之后,刘钧连忙亲自端上瓜果。

    不是他谄媚,实则是想要进步。

    在厢军这里担任主管,能有几个钱?

    全都是穷鬼!

    朝廷下发的银钱,那也是少的可怜。

    “宋状元一路辛苦了。”刘钧脸上带着笑:“这是顿丘沙果和秋月梨,果肉酥脆甘甜。”

    宋煊也没拒绝,拿起一枚梨子咬了口,觉得不错,又给自己几个随从分了。

    “大家都吃一吃,我一个人也吃不了。”

    宋煊递给刘钧一个,刘钧再次大声感谢。

    “刘都虞候,外面的灾民来了几天?”

    “两日有余了,开始是放了一些人进城,可后来实在是人越来越多。”

    刘钧以为宋煊要质问,所以连忙解释为了避免引起骚乱,才不让他们进城来。

    尤其是洪水过后容易有瘟疫的事,他们也都清楚。

    黄河在滑州又不是头一次决口了。

    大家也都有了经验。

    “朝廷决定来赈灾。”

    “那可太好了。”刘钧脸上带着喜色:“不知道是否要征召我等去修缮黄河?”

    “大抵是要等。”

    宋煊咬着梨子道:

    “此番洪水淹没的地方范围很广,需要的人也多,你这里还有多少粮食?”

    “宋状元,我这?”

    刘钧咬了口梨子,未曾想宋煊会率先询问粮食的事。

    “厢军的待遇您也清楚,实在是没有多少余粮。”

    “这样吧,你们德清军被调过去修筑堤坝的话,我回去向大娘娘请示,给下面士卒每人每日一点工钱,就当作是买粮食的钱了。”

    宋煊如此直接,让刘钧有些反应不过来:

    “宋状元,这能行吗?”

    他不是不相信宋煊,实则是哪有厢军修建黄河朝廷会额外给钱的,能在吃食上找补一二,便是不错的了。

    “朝廷若是不给,我宋煊自己掏腰包赏赐给德清军的士卒们。”

    宋煊把梨核放在一旁:

    “取笔墨来,我给你写个字据,给下面的兄弟们一个交代。”

    “宋状元是想要给外面的灾民施粥?”

    “嗯,朝廷也要征召百姓一同修缮黄河,需要的人太多了,若是到了冬天,那所花费的可就太多了。”

    宋煊倒是也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我知道灾祸之后粮价会上涨,所以这工钱我也会给你们上调一些。”

    刘钧当真是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宋煊都做到如此地步了,你还想怎么样?

    人家岳父那可是大宋武将第一人。

    待到刘钧看完字据后,刘钧有些不好意思:

    “宋状元,这多不好啊。”

    “此乃公事,就当我向刘都虞候求个私情帮帮忙。”

    宋煊如此言语,拿公事来欠私情,刘钧立即就愿意了。

    那粮食是公家的,但是人情却是自己的。

    他立即站起来:

    “宋状元,我立即把所有粮食都拿出来,立马对城外的百姓熬粥放粮。”

    “不要都拿出来,如今城外的灾民都不算人了。”

    “先维持他们的基本生存,要不然你们的军粮也维系不了几日。”

    “朝廷调拨粮食也是需要时间的。”

    “宋状元说的在理。”

    宋煊摆了摆手:“就先去外面支上十口大锅,粥熬的不要太稠了,明日稍微稠一点,猛的没有饭吃吃多了肚子也遭不住。”

    “都听宋状元的。”

    刘钧满口答应,连忙去叫人。

    宋煊则是安排齐乐成辛苦去监督此事,顺便在熬粥的时候,宣称在里面放了一把土,免得有人去贪小便宜。

    这种情况,可是十分常见的。

    齐乐成哦了一声,又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他先去看看那些粮食如何。

    反正厢军的粮食,一般也不是什么好粮食。

    在这里吃了一顿饭后,宋煊带着刘钧等人去城外。

    齐乐成安排人去维持秩序,十个大锅,都要派人去排队。

    厢军士卒去排在最后一位,今日一人一碗,明日的粥会稠一些。

    宋煊瞧着他们排队,也没多说什么。

    他又仔细瞧了瞧那些米粥,算不得过于稀疏,但能灌个水饱也成。

    “刘都虞候就劳心一些,我还要赶回去同晏枢密使汇报我看到的一些事,朝廷会尽量让人把这群灾民给运输走的。”

    “好好好。”

    刘钧连忙保证,明日他会亲自监督施粥之事,直到朝廷使者的到来。

    “嗯。”

    宋煊点点头,也就没多说什么。

    像这种事,他要是有心好好办,那就能办好。

    若是阳奉阴违的,宋煊也没什么办法。

    毕竟大家也不是一个体系的,完全没有交集,要是发号施令那也是晏殊来。

    只不过惹恼了宋煊,宋煊说话不好使,但晏殊现场就能让你这个厢都虞候临阵换将,找听话的人上位配合做事。

    厢军是能进入禁军的,除非你个人身体素质十分优秀,要不然就得有关系才成。

    刘钧可不想掌控一只破烂厢军,连打仗都不能打仗,让自己一身的本领都没法使出来。

    他太渴望通过战功证明自己,为自己家族博出一个前程来。

    要不然一辈子待在烂泥坑里,厢军的长官都做到头来,不趁机转入禁军,还能往哪升呢?

    宋煊是他抓住的一个人情机会,所以当刘钧站在岸边瞧着宋煊的小木船远去,还是不愿意离开。

    “都虞候,咱们回吧。”

    “不着急,等宋状元的小木船从视线里消失了再说。”

    刘钧就那么直愣愣的站着。

    没办法,他太想要进步了。

    宋煊对于这帮百姓能喝上稀粥没什么太大的感受,因为其他地方还隐藏着各自吃不上饭要濒死的人。

    他已经转派刘钧派人四处散播消息,并且把布告都留了好多份,用来安稳人心。

    总之,就是朝廷不会不管你们的,现在已经再调拨粮草,同时规划怎么渡过此次洪灾。

    那些喝了粥的百姓,尽管米粒儿算不得多,可听着宣布布告,倒是显得兴奋起来。

    以往征调修缮黄河,那也不是没去过。

    除了官府会补贴点粮食外,大多数都要自己背粮去,因为根本就不够吃点。

    活还太累了。

    但是今年不同往日,官家竟然下令要管饭,还要给他们每日一些微薄的工钱,到时候积攒下来,也好渡过冬日。

    不仅仅是百姓,连带着厢军都有份。

    “苍天有眼啊!”

    “苍天有眼。”

    大批人激动的叫嚷着,甚至流出眼泪来。

    朝廷赈灾的力度再一次加大。

    宋煊也并没有立即返回,而是沿着岸边继续往下一个县城去看看。

    总之就是溜达完了洪水的边缘。

    待到回去之后,白马县城内的积水已经下去不少,还有接到通知的灾民为了早日吃上朝廷的赈灾粮,都不顾危险来到白马县。

    宋煊瞧着一群人都住在简陋的筏子上,也没多说什么。

    现如今这个现象,烧木柴是难以为继的,还是要烧石炭。

    这样方能生活做饭,而且比木柴要好用许多。

    众人胡子拉碴的聚在一起,就这种情况,饮用水都是问题,更不用说洗漱了。

    饶是十分注意形象的晏殊,也是把众人聚在一起询问各种细节。

    这次灾祸的范围很广,涉及好几个州。

    “宋知县,你有什么见解?”

    宋煊掏出所画的图,说这在这里开一道沟渠,建造水闸,让洪水都从这里走,缓慢的冲击到永济渠,随着黄河水奔着渤海湾而去。

    这样能减少下游遭遇大量洪峰被淹没。

    到时候损失更大。

    甚至在这条河的旁边也能有一个蓄水分担的作用。

    这是宋煊实地考察后新提出来的建议,众人倒是没有反驳的。

    如今要修缮黄河,都是按照宋煊的法子来,说的再多只要能成就可以。

    “晏副枢密使,我观察了一下,埽工的原材料不够,还需要从别处多方调来,方能跟上使用,才能大幅度提升岸边抗冲刷的作用。”

    陈尧佐现在也头大,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前期五十万贯根本就不够用。

    无论是原材料,还是赈灾粮,都不够用。

    此时的三司使程琳已经在擦汗了。

    按照他计算下来,纵然是再加五十万贯,这个工程都无法完成。

    晏殊点点头,让程琳记下来,回去同大娘娘汇报。

    程琳虽然与吕夷简联系不够紧密,但他也是刘娥的人。

    “就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代替吗?”

    程琳抬起头来:

    “诸位相公,此番灾祸范围之广,就算是投入一百万贯都不够用的,还有人员也要大幅度增加这件事。”

    程琳拿着算盘在那里算来算去,总之就是钱不够用。

    回去还要追加预算,可是一旦追加预算,朝廷的秋赋还没有收上来,就没有那么多余钱可用。

    “这钱是必须要花的。”陈尧佐拍了拍程琳的肩膀:

    “你回去还是要仔细与大娘娘汇报,毕竟这是用的新工艺,新技法,多花些钱来试错,那也是正常。”

    “若是宋知县的法子能行,那兴许十年内黄河也不会从滑州决口,这钱就算是省下来了。”

    程琳撇撇嘴,你以为我与大娘娘说两句,这钱就能从天上掉下来?

    我只有守好国库的本事,没有钱生钱的本事。

    不是谁都有李仕衡的本事,可以钱生钱。

    不耽误用国库作为本钱,盈利的钱都划拉到他自己家里去。

    程琳坐稳这个位置,靠的就是对刘娥的忠诚。

    晏殊看向一旁的宋煊:“十二郎,你可有什么搞钱的好法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