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0章 这通缉令是你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0章 这通缉令是你吗? (第2/3页)

宋民间是根本就无法流通的,属于禁书的一种。

    全都被朝廷给收上来了。

    唯有太宗皇帝的图才能赏赐给下面的臣子,让他们去学习揣摩平戎万全图。

    此图需要十四万人马才能铺开,宽度就有十七里。

    规模浩大,气势非凡。

    此图设定,就是如果契丹人敢于直接向平戎万全阵发起攻击,定然能让其有去无回!

    赵光义丝毫不考虑燕云十六州有那么合适的地界方便他开展此阵,也不思考契丹人为什么傻乎乎的冲阵,就不能绕过去吗?

    契丹人的铁骑机动性可是比大宋强的很。

    若是冲击侧翼,或者后部迂回,宋军必定全阵大乱,完全陷入混乱当中。

    “十二哥,你要不要看太宗皇帝亲自制图的平戎万全阵,方便你将来领兵能用得上?”

    “别了吧。”

    宋煊连连摆手道:

    “臣已经有了太宗皇帝的圣遗物铠甲护身,这大阵图就不必看了。”

    “我将来也没什么机会率领十几万大军,官家还是留给其余将军去观摩学习吧。”

    宋煊知道赵光义不擅长军事,但他一定懂人心。

    如此闭门造车精心炮制的纸上谈兵阵图,授予千里之外的将帅,赵光义不知道后果吗?

    他知道的!

    但这就是帝王心术。

    因为赵光义懂得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外面的大辽短时间内无法覆灭大宋。

    可是赵光义不能像他大哥一样能打胜仗,就必须要防范着大宋成为“后宋”。

    大唐的荣光在前,但是后面的烂摊子需要大宋来填补。

    对于士卒的防范,那是有过之而不及。

    赵祯完全能看得出来宋煊脸上的嫌弃之意。

    他不懂军事。

    但是懂宋煊啊。

    要是好东西,十二哥怎么可能对这种先帝遗物不感兴趣呢?

    “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重任,难道十二哥不想担了吗?”

    “若是覆灭西夏这种灭国战事,我可以挑大梁,可一旦跟辽国开战,就不是我说了算的。”

    宋煊耸耸肩笑呵呵的道:

    “因为目前而言辽国还是很讲信用的,他们收了钱是真的办事。”

    至于后面的敲诈增币的事还没有发生,宋煊也没法拿出来说。

    “辽国还能控制住手下部落不来南下打草谷,若是真的发生战事,还是官家亲征为好。”

    “就算官家不亲临前线,可是坐镇澶州那也是对前方士卒极大的鼓舞,同样避免了像澶渊之盟的尴尬场景。”

    “若是功成,那也是官家的功劳,而不是有贪天之功的大将出现,对于君臣都是极好的结果。”

    赵祯承认大辽是讲信用的。

    人家大辽自认为是王朝正统,继承了大唐。

    甚至在北宋与金约定灭辽的时候,辽国使者还在童贯面前大叫着,宋辽两国百年誓好,你骗得了人,欺骗不了苍天!

    然后战事发生后,辽国就在北宋士卒面前彻底找回了自信。

    因为其余朝代就算与外族讲和给钱了,也会时不时的出现有人南下打草谷的操作。

    匈奴人就算大汉和亲给赏赐,他们照样没有信用。

    唐朝的时候也和亲给赏赐,这群游牧民族也不讲信用。

    再加上大宋给契丹人那点钱,就当是打发叫花子一样的。

    甚至这些钱都出不了宋境,就被使者花掉购买一大批奢侈品,供应上层契丹人享乐。

    因为双方一旦打起仗来,别说一年三十万,就算是三百万贯那也只够发部分士卒工资的。

    宋夏之战,除了国库掏钱,赵祯也掏钱补贴。

    王尧臣核算过一年的军费就支出二千万贯左右,还不算其他突发事件。

    但是大宋并没有因为这点岁币钱就获得太多的好处。

    因为它需要花费更大一笔钱,养着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士卒,用来防范辽国。

    宋朝的冗兵和积弱是并存的。

    最终两国一起快乐的腐化下来,被金给打的各自残缺了,没过几年金朝也腐化了,被蒙古人给打了。

    辽金夏都在宋朝之前灭亡。

    蒙古人进了中原,也没有从腐化的圈子里爬出来。

    蒙古上层贵族也腐化的极快,战斗力下降的厉害。

    要不是北方的汉世侯们过于努力,南宋还能继续坚挺着。

    宋煊在枢密院的时候看过以前军事上的各种账簿,他就觉得大宋这种先天残缺的垃圾军制。

    当真是既浪费钱又是浪费人。

    宋煊作为宋臣算了一笔军事账,真觉得三十万的岁币还挺划算的。

    不改军制。

    打仗?

    打个屁的仗。

    赵祯咳嗽了一声:

    “十二哥,我亲征?”

    “当然了,到时候太子坐镇开封府,你亲征有何不可?”

    “如今距离五代十国已经很久远了,士卒吃人喝血的事情几乎要被磨灭了。”

    宋煊也不敢打保证,五代十国残余的风气真的磨灭了。

    因为南方还有吃人的事件发生,并不是所有蛮人都臣服大宋呢。

    赵祯对于这件事是极为看重的。

    他也梦想着能够在自己执政的时候,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祖上的遗志。

    “可是我现在还没有生孩子。”

    “六哥儿,你就在玉清宫养身体,不要轻易回皇宫去。”

    宋煊咳嗽了一声:“我觉得皇宫不是个能养活婴幼儿的地方。”

    “为何?”

    “你自己数数先帝的孩子有几个活到成年的?”

    宋煊也是一脸凝重的道:

    “反倒在宫外的赵氏宗室,多子多福的,六哥儿还是要多想想缘由。”

    赵祯一下子就面露惊恐之色。

    太宗皇帝的九个儿子,只有三个活到成年并且留下了后代。

    真宗皇帝有六个儿子,前五个都早夭了,连带着两个女儿,如今还仅存一人重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

    赵祯站起身来,来回走动。

    因为他爹本来也是一个闲散王爷,大哥疯了,二哥暴毙,才落到他的头上。

    至于父皇的几个兄弟,寿数也都不长。

    甚至都不如太祖皇帝的后代繁衍的多。

    “难不成皇宫当真不适合我等居住?”

    “我每次去皇宫都觉得有点阴森森的。”宋煊回了一句。

    大宋皇宫前身是唐代宣武军节度使衙署。

    后梁建都开封后,作为皇宫使用。

    后晋、后汉也是如此。

    郭威上位前放纵士卒大掠开封三天,不说杀的血流成河,那也是没什么好环境。

    随后他也建都开封。

    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禁止士卒侵扰,不许烧杀抢掠,然后在此建都。

    说是北宋皇宫,历代战火,不知道里面死了多少人。

    朱温宠幸儿媳妇也是在这里,儿子们外出打仗,就叫儿媳妇们进宫陪睡。

    儿子们也无所谓,反倒还利用妻子来争宠,增大自己继位的机会。

    赵匡胤也就扩建了皇城东北部分,真宗皇帝则是下令砖垒皇城,成了开封城唯一的砖砌城墙。

    赵祯也想扩建皇宫,但是因为百姓们拆迁不满意,就此作罢。

    直到宋徽宗上位,由蔡京、童贯大规模扩建。

    如此才形成了一座不如唐长安、洛阳皇宫宏伟,但至少功能齐全、布局复杂的皇家建筑群。

    “阴森森的?”

    宋煊如此一说,赵祯也是感觉自己不是很喜欢皇宫,太压抑了。

    “十二哥,难道我就一直住在宫外吗?”

    “玉清宫可不比阿房宫差,秦朝的天下第一宫,不如大宋的天下第一宫奢华,关键是阿房宫还没有建成。”

    宋煊靠在躺椅上:“六哥儿不觉得自己在玉清宫更加自在一些吗?”

    赵祯在玉清宫待的时间久了,是想要返回皇宫去。

    毕竟皇宫才是皇帝该居住的地方。

    可是宋煊都如此说了,定然不是无的放矢。

    赵祯对他是极为信任的,尤其在子嗣这件事上,赵祯很看重。

    “自在是自在,但是我已经收到一些劝谏之言,恐怕。”

    “你就当他们是放屁,万一是大娘娘派人测试你呢?”

    听到宋煊如此言论,赵祯眼睛立即就睁大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方面的操作。

    “不,不会吧。”

    赵祯都有些失语了。

    宋煊瞥了他一眼:

    “六哥儿,你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不好掌控了,你觉得大娘娘对你的服从性测试,今后还会少吗?”

    赵祯立马就不言语了,他不敢保证。

    任谁都能瞧得出来,大娘娘的权力心很重,更加不愿意撒手。

    赵祯想要亲政的心思,早就写在脸上了。

    “好啦。”

    宋煊睁开眼睛宽慰道:

    “方才不过戏言尔,六哥儿不必在意,一会你想吃什么?”

    “我让焦明去单独做一份。”

    赵祯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些什么。

    醉仙楼。

    没毛大虫马六摸索着自己的光头,坐在一旁。

    打量着较为奢华的包厢。

    他着实没想到无忧洞的人都光明正大到这个地步上来。

    瞧瞧人家,七十二家正店之一。

    连官府给颁发的酿酒牌照都有,不愧是根深蒂固的无忧洞。

    实力毋庸置疑。

    “马六郎,怎么想起到我这里喝茶了?”

    苍鳞脸上带着笑意,给马六斟茶。

    马六端起茶杯吹了吹,又放下,叹了口气:

    “实不相瞒,兄弟我差点栽了,幸亏平日里没偷懒,搞了条密道,这才跑路了。”

    “哦,倒是有所耳闻,你的人大部被关在了开封县衙,听闻宋状元会放人出来清理淤泥,你没瞧见你的兄弟们?”

    “没敢去打听。”

    马六拍了拍自己的光头:“这下子真成没毛大虫了。”

    “马六郎何必如此颓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过不了一两年,你也就该起来了,没命社重振雄威,不在话下。”

    不要钱的便宜话撒出去,倒是让马六心里有些痛快。

    “苍大哥,其实小弟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劫狱的事,我无忧洞可干不了,至少这位宋状元担任开封知县的任期内干不了。”

    苍鳞又给马六解释了一遍:

    “你是不知道,自从开封县来了个宋状元,立地太岁的威名可是把街上的宵小给吓的不敢犯事,全都跑去了祥符县。”

    “最近清淤,抓了不少泼皮给扔进监牢去清淤,奇了怪了,这帮泼皮倒是没有一个人跑的,反倒是鼓动旁人去跑路。”

    “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