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170章 这通缉令是你吗? (第1/3页)
杨怀敏又笑呵呵的道:
“昨夜林夫人去了开封府衙,就算她当场大发雷霆,可那么晚了,也没有几个衙役在府衙当中为她奔走。”
“更何况开封府尹还在家中养病,群龙无首之下,大娘娘才想要让宋状元挑起大梁。”
“我今日在来的路上,倒是听闻今天许多衙役上街寻找她儿子。”
“人是在祥符县境内丢的,在开封县境内寻找能有什么用?”
“我还是怀疑她是自导自演,根本就不着急自己儿子的处境。”
宋煊也没搭茬,这是杨怀敏透露出来的消息,他倒是明白了林夫人为什么如此有恃无恐。
原来是刘娥发话了,指定了此案的负责人。
杨怀敏进了屋子感觉到凉爽,用手帕擦了擦头上的热汗。
光是走这么一段路,便被炙烤的汗如雨下。
“大娘娘说差人求雨,过去多少日子了,也不见下个大雨。”
杨怀敏又吐槽道:
“以往年年都水淹东京城,今年倒是奇了怪,能热的晒死个人。”
宋煊站在门口抬头瞥了一眼大太阳,又迅速低下头躲避日光:
“如此极端的天气,必然会引来另外一个极端的天气。”
“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大雨一直下,水淹东京城的戏码还会再次上演的。”
“那不可能,宋状元多虑了。”
杨怀敏连连摆手:
“司天监的人都在观测什么时候能够下雨,可一直都没有迹象,要不然也不会请求大娘娘求雨。”
宋煊也没有必要砸了人家的牌子,自己顶上去干活。
这种机构,精通“糊弄学”就成了。
在历代王朝当中,技术官员的地位都比较低,也容易受到轻视,甚至都不被视为士大夫群体。
但是对于国家而言,又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司天官一般都是家族世袭的。
如今大宋的司天官还是从大唐传下来的周家周克明。
周克明虽然担任着正官,但是也八十多岁了。
如今是他的那三十多岁能力最为突出的学生杨维德主要承担工作,老周亲儿子作为辅助。
主要是杨维德在理论方面极为厉害,编纂了六壬神定经,虽说如今也没有具体成书,但是已经开始写了。
当然了,除非像宋太宗一样,他对于掌握观测天文能力的民间术士,有着极强的戒备心。
甚至刚登基不久,他就下令把所有懂这方面的人都送到开封府来。
敢有藏匿的直接弃市,举报者赏三十万钱。
一年后,宋太宗就重申这些人都是小人在装神弄鬼,所有藏匿的各种阴阳书都送到皇宫来。
他如此计划垄断研习天文知识的途径,是想要将吉凶祸福的解释权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上。
为此还单独设立了一个独立于司天监的机构,翰林天文院。
你们可以说我赵二不能打,但是你要说我不懂政治,那你就不配与我说话。
天圣二年的时候,杨维德大张旗鼓的向皇帝汇报有日食,结果没有来。
大臣们表示这并非是司天监预报不准,而是因为官家的德政以及贤臣在位感动了上天,才特地取消了本该发生的日食。
大家都上表称贺。
当初的赵祯都被这帮臣子们哄成胎盘了,真以为是自己的缘故。
现在他被宋煊教育影响了一通,赵祯连求雨的动作都不想搞了。
就算赵祯目前心里对司天监不那么感冒,可是他爹以及他爷因为大宋“武功”不甚辉煌。
尤其是真宗与契丹达成澶渊之盟后,觉得自己形象受损,用天书和封禅来淡化和议的耻辱,司天监自是要上报五星会聚的祥瑞。
像这种拍马屁的活动,也不是一两次的。
以至于大宋的这种天文知识,还不如大辽准确。
搞得使者只能嘴硬正统在大宋,绝不是在契丹人这里。
在大宋主要是司天监与翰林院全都勾结起来,就只上报暗地里商量好的完全一致观测文书,甚至天文仪器,也彻底沦为摆设。
业务水平下降,给皇帝呈报的天象,也不过是从民间流传的小历推算出来的结果。
直到五十年后沈括才算是给大宋的天象历法掰回正轨。
有这几次司天监的操作,宋煊对于他们的表现是极为不信任的。
他们甚至都不如田间地头的老农人,更准确的判断天象。
“但愿他们说的是对的。”
宋煊重新坐在椅子上,解开自己的扣子,扇了扇风。
杨怀敏也笑呵呵的坐下:
“宋状元,这林坤您是打算怎么办?”
“他这两日已经跟着队伍一起去清理沟渠了,兴许习惯了这种生活。”
宋煊脸上带着笑:
“待到八月十五之前,我定然会放他回家团圆,也算是给林夫人一个面子,免得她现在儿子倚靠不住,连夫君也靠不住。”
杨怀敏努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咳嗽了一声:
“如此,也算是对大娘娘那里有个交代。”
“东京城百万人口,茫茫人海,想要寻一个被藏起来的人,难如登天。”
宋煊挥舞着扇子:
“既然林夫人笃定是被人绑架勒索钱财,那还是等着人来送消息,放人出去找,能找得到,算他林仲容运气好。”
杨怀敏脸上带着笑。
果然宋状元那也是会办事的。
真以为她在大娘娘身边受人尊敬,这帮文臣武将对她的嚣张跋扈就能容忍?
做他娘的春秋大梦去吧?
这种围绕着你转的待遇,就算是杨怀敏他们这帮宦官都没得到过。
更不用说一个被更加防范的女子了。
你想当上官婉儿,满朝文武可没有几个人能答应的。
待到于高把签过字的供词拿给宋煊看的时候,宋煊先给他倒了杯凉茶,让他解解渴。
于高道谢一饮而尽,觉得这杯凉茶可真是过瘾呢。
他详细描述了方才林夫人又大发脾气的言行,总之就是张牙舞爪,恨不得活吞了大官人。
“杨太监,您瞧瞧,我是帮她寻子之人,她恨不得对我生吞活剥,就因为我是个好人,没有绑架了她儿子。”
“哎。”杨怀敏库库笑出声来:
“宋状元,昨夜我就已经经历过此事了,好人能有什么好下场啊。”
“哼哼。”
宋煊长吁短叹的道:
“好人就该被别人用刀指着,这世道真他娘的怪!”
杨怀敏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宋状元的话当真是鞭辟入里。”
“不过是多见了些人的嘴脸罢了。”
“那我就不多叨扰宋状元做事了,此事我还是要赶快回去与大娘娘汇报一二,毕竟林夫人是大娘娘身边人。”
“此事不看僧面,还是要看佛面的,宋状元还是要往心里去为好。”
“行,多谢杨太监的提醒。”
宋煊站起身来:
“我会派人去祥符县了解情况的,毕竟此事还需要开封府出面,与祥符县知县陈诂沟通,要不然人家凭什么听我的话。”
陈诂的背景,杨怀敏也晓得。
不过他这个岁数才当上赤县的知县,那前途也就那个样了。
绝无上位宰相的能力。
不像宋状元,前途光明,杨怀敏就算是有功利心,那也非常愿意同宋煊交好。
就算跟他岳父曹利用有隔阂,可是自从宋煊展现出价值来,其余人也得考虑与曹利用的关系缓和起来。
如此,才能对自己更加有利。
就比如罗崇勋这个内侍,曾经被曹利用当众脱了帽子训斥,让他丢了面子。
老曹有了宋煊撑腰后,如今罗太监也是呵呵一笑,表示没有过这种事。
赵祯总算是从屏风后面出来了,在宋煊他们出来后,他活动了一二。
“十二哥,事情办妥当了?”
“妥当个屁。”
宋煊重新靠在躺椅上:“谁知道是得罪了什么人,就被绑架了呢?”
“这种事丝毫线索也没有,又不在我的管辖范围内,就算是找,那也是两眼一抹黑,我总不能带人去祥符县,打陈诂的脸吧?”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小心眼,但是我若真是那么干了,不就是在昭告天下他陈诂是个废物吗?”
“今后吕相爷还怎么提拔他这个妹夫?”
宋煊的话让赵祯一愣,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办案子还要考虑如此诸多的事情。
“十二哥,我不明白。”
赵祯坐在一旁,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陈诂他本就没有十二哥的本事,如何还能不配合你破了案子?”
“话是这么说,但事情不能这么办!”
宋煊很想说大宋官场那也不是打打杀杀的,尤其是大宋党争几乎很少要让人身死的。
许多人都清楚自己不可能在高位上站一辈子,风光一辈子,所以手下留情那也是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不是有大娘娘口谕吗?”
赵祯觉得此事若是能帮助林夫人也行,虽然她这个人办事不地道,但毕竟她儿子也是无辜的。
“六哥儿,有大娘娘口谕,我就一定要去做吗?”
宋煊睁开眼睛,瞧着赵祯:
“口谕这种事,谁知道是真是假?”
“亲耳听到的吩咐,就一定要去办吗?”
“就算是有遗诏在大臣手里,可都不一定能够保命,反倒成了九族的催命符。”
像这种有关皇家的事,晏殊可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过宋煊,千万不要牵扯太深了。
历史上许多权臣都没有好下场的。
赵祯作为儒学的好孩子,可是没少读史。
他立即想起来了,窦婴与田蚡的争斗,以至于被汉武帝接机清除前朝势力,强化本身皇权的意图。
就算窦婴手中是真的汉景帝遗诏,那在刘彻那里也成了假的了。
大宋皇帝没有大汉皇帝那么有政治觉悟。
就算是历代十三四岁的大汉皇帝,那也是纯种的政治生物,你搞不赢他们的。
但有些事,宋煊还是要注意一二。
赵祯总算是明白十二哥为什么不喜欢当尹伊、霍光之类的臣子了,风险太大了。
“十二哥你为什么这么想?”
“因为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未曾胜先想败的后果,这样才能让我头脑不至于太冲动,认为自己天下无敌,谁都不放在眼里。”
“嗯?”赵祯更加不解:“此话何意?”
“孙子兵法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宋煊打了个响指:
“诸如大宋名将曹彬灭南唐的时候,花费半年时间在长江上造浮桥,就是先确保退路无虞再进攻。”
赵祯再一次确认十二哥他是真的读过孙子兵法,并且全都记在了心中。
如此兵书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