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9章 借鸡生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9章 借鸡生蛋 (第2/3页)

“怎么会如此?”

    范仲淹光是瞧着宋煊这个变脸,他就觉得自己学不会。

    自己这个学生怎么就如此游刃有余呢?

    范仲淹想不明白。

    贾昌朝与范仲淹见礼,虽然他比范仲淹的品级高,可也知道范仲淹是官家身边人,就算在朝廷之上屡次攻击大娘娘外戚,目前也没什么事。

    反倒是自己,直接就被踢回来了。

    宋煊亲自给贾昌朝倒茶,让他受宠若惊。

    贾昌朝悠悠的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为何,就是没有通过王相公与吕相公的考核。”

    范仲淹没说话,他想听听宋煊怎么说。

    毕竟有些话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尤其方才宋煊还表明自己不知道他的事。

    那自己就算想告诉他,也不能拆了宋煊的台。

    “可能是他们不喜欢孙大儒的教育理念,即使你是孙大儒的学生里面,最能顶替他的人。”

    听了宋煊的话,贾昌朝眼前一亮:

    “竟是这般?”

    不是自己的原因,那就没说的了。

    “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

    宋煊端起茶杯道:“否则我一时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孙大儒推荐的人,他们都不通过。”

    贾昌朝同样端起茶杯,细细思索宋煊这个思路。

    听起来倒是那么一回事。

    “不对。”范仲淹见宋煊胡说八道:“几位相公对孙大儒很是敬重,如何能是这样?”

    一听范仲淹的话,贾昌朝也是点头,倒是在理。

    “那就是这个位置他们另有人选。”

    宋煊放下手中的茶杯:

    “如此一来既不会驳斥了孙大儒的面子,又给了他们想要安排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一个交代。”

    “一个交代?”

    贾昌朝同样放下手中的杯子,心中已经被点燃了怒火。

    难道我就不需要一个交代?

    就像个蹴鞠似的,直接告诉你走吧,从皇宫里给一脚踢出来了。

    宋煊瞥了一眼贾昌朝的神色:“贾说书还是别生气了,兴许今后还会有转机呢。”

    贾昌朝攥紧的拳头又松开:“很难了。”

    “王相公年纪轻轻,吕相公树大根深,他们怎么可能会突然不在相位上待着呢?”

    “看样子我要半辈子都在国子监无聊的度过了。”

    一时间宋煊师徒二人都没有接他的话茬。

    缓了许久之后,宋煊才主动提出来:

    “既然国子监没什么人好学,不如请贾说书来我县衙教授一些学子,这群人也是有上进之人的。”

    “我来这?”

    贾昌朝虽然本意就是如此,但他臭清高,一直说不出口。

    未曾想宋煊如此善解人意,愿意给他这个台阶。

    “对,孙大儒的孙子也会来我这里教学。”

    宋煊知道孙奭定然是与贾昌朝交代过了,否则在他被踢出局后,也不会想着来这里寻自己。

    既然他没有面子,自己索性就给他点面子!

    宋煊所想,也确实让贾昌朝十分感慨。

    他当真是被宋煊的言行给温暖到了。

    这个煊字,当真是没取错。

    其实教书不教书的贾昌朝不在乎,他只想抱宋煊的大腿。

    现在宋煊给他这个机会,贾昌朝内心极其激动。

    “老师倒是与我说过此事。”贾昌朝忍不住提问道:

    “宋知县的县衙内,生源能有多少?”

    “自是在百人左右,男娃女娃都要参加。”

    宋煊伸出手掌:“贾说书且先听我讲。”

    “这些孩童并不一定都适合读书,所以我准备让他们全都先扫盲。”

    “何为扫盲?”

    “人不识字,犹如盲人一般。”

    “若一旦识字,就如同扫去盲人眼前的黑暗,重建光明,谓之扫盲。”

    “妙喻。”

    贾昌朝赞叹了一句,还是状元郎会说话。

    “不仅是孩童,甚至是开封县衙内的捕快衙役也要识字。”

    “今后无论是下发的政策,还是通缉令,他们到下面的村落当中,都能得到有效的宣传。”

    “我不指望着他们考科举,唯一的要求就是认识的字多些。”

    “今后也方便查案,尤其是查税,开封县内的店铺偷税漏税的情况过于严重。”

    宋煊的几乎话,倒是让范仲淹大为赞赏。

    反正开封县的县学目前也没有什么极好的师资力量,大多都是外来户来租坟头,认祖宗,就是为了好考试。

    但是他们通过了发解试,到了会试便是与全国各地的学子竞争,该竞争不过还是竞争不过。

    “未曾想宋知县竟然会这样想。”贾昌朝连连点头:“那我能来。”

    “好。”宋煊点点头:

    “教授这些学子识字后,我也用不着他们都去考科举,总是有人走不了这条路。”

    “所以到时候我打算分出一部分孩童去学武学,西北边疆党项人时不时入侵,李德明常有称帝之心。”

    “到时候怕是要战乱再起,提前培养些人手加入禁军,将来兴许也有机会建功立业。”

    贾昌朝未曾想到宋煊还会关注西北边疆之事,想必是他岳父曹利用的担忧。

    但是大宋崇文抑武,武学也不会起到太大的波澜。

    但不失为这些衙役之子们的一条出路。

    “宋知县当真是想的周到,又如此有远见,是开封县衙这些人的运气好啊。”

    贾昌朝忍不住拍了一句。

    “哎,我只是展露一下前景。”宋煊随意的摆摆手说道:“具体的还需要到时候去看再做判断。”

    范仲淹赞同宋煊的话,询问道:

    “若是有人文不成武不就的,该当如何?”

    “好办。”宋煊伸出手指道:

    “第一个便是律学,我记得国子监是设立这个律学博士的职位的,但是并没有发扬开来。”

    “如今我县衙有各种各样的案子可以让他们来学习处理,将来也可以在县衙内谋求一份生路。”

    “宋状元当真是想的周到。”

    贾昌朝也没想到宋煊还给他们留了一条后路。

    “若是还有苗子,也可以学医学,将来也好进太常寺。”

    在宋初宋代医学初隶太常寺,分设三科,即方脉科、针科(针灸)、疡科。

    每科置博士一人,教学内容为《素问》《难经》《脉经》《巢氏病源》《千金翼方》《伤寒论》等经典著作。

    “将来也可以给这些学子进行诊治实习,甚至前往军营当中实力,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

    听到这里,贾昌朝才发现原来宋煊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的想要长久的操作下去。

    如此一想,将来未必不能发展为新“县学”,甚至可以被国子监给并入进去。

    万一将来国子监不仅仅招收七品官往上的官宦子弟呢?

    “最后我是想要让所有人都学算学。”

    宋煊靠在椅子上:

    “这样无论是读书的习武的学医的,对数字敏感些,将来也不至于被人给哄骗,为此我还在钻研算学的教材。”

    贾昌朝在国子监待的久了,自然是听过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张丘建算法等等。

    他是真的没想到,宋煊会如此重视算学。

    就算这些人将来真考不上科举,可是三司使当个算账小吏,那也是板上钉钉。

    贾昌朝站起身来,又对宋煊行礼道:

    “宋状元所想,绝不是我能追赶得上的。”

    “无论宋状元想怎么做,我贾昌朝都会帮帮场子。”

    “左右国子监律学博士都无事可做,我也可以把他拉过来,待到宋状元把算学书籍编纂好了,若是无人教学,我也可以把算学博士拉过去。”

    国子监都是闲差。

    教授一帮贵族子弟,他们也不会认真学习,就等着家族荫补为官呢。

    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就算是想要通过学生去联系家长,为自己铺路,那也没什么机会。

    因为你身为夫子,都无法把他们的孩子教育的出色,人家凭什么帮你?

    反正孩子给你了,教不教的好,那是你个人的事。

    “哎呀。”宋煊连忙站起来,扶着贾昌朝道:

    “我得贾说书,真乃如鱼得水也!”

    “若是把国子监的那些人拉过来,今后这群孩子的未来就有了。”

    贾昌朝脸上带着笑意,他确实想着拉拢一批人过来。

    要不然如何能提升自己在宋煊眼里的价值?

    这正是他所想要的结果。

    宋煊对于贾昌朝如此上道,当然知道他的目的很明确。

    这是受挫了,想要迂回投资嘛。

    人之常情。

    范仲淹瞧着他们两个互相演戏,暗叹一声,自己怎么就做不到呢?

    聊了许久之后,宋煊喊了一句:

    “王保,去把钱甘三喊来。”

    “是。”

    “大官人叫我来有什么事要吩咐的?”

    宋煊指了指眼前的贾昌朝:

    “你带着贾官人去领一坛子今日刚入库的雪花酒。”

    “贾官人在国子监任职,特意发扬风格,今后也会抽时间来我县衙教授大家的孩子读书识字。”

    “略备薄酒,让贾官人回去畅饮。”

    贾昌朝虽说祖上是有名的史官,可是经过这么多年,早就家道衰落,他爹就是专门给写碑志、祭文、祝文的小官。

    他混了这么多年也是小官。

    家里早就没什么家底让他挥霍,更何况史官家庭,又有几个大富大贵的。

    宋煊送他一坛子雪花酒,当真是让贾昌朝又惊又喜。

    说句实在话,这么多年他都没有进过樊楼。

    那还是后期他登上相位,才有机会去的。

    那雪花酒可是值钱的很,更不用说不是一壶,而是一坛子。

    钱甘三连忙过来请贾昌朝随他一同前去。

    “这合适吗?”

    贾昌朝虽然心里很想要,但是当老师养成的臭清高毛病,嘴上还是假意拒绝。

    “东京城,居不易。”

    宋煊站起身来:

    “贾说书,你且与其余博士说,今后来我县衙教学,自然是不能白来,都有金钱上的补贴的,如此才有更多的心气教授诸多学子啊。”

    “所以,一坛子酒算什么,且拿回去先喝着。”

    “恭敬不如从命,多谢宋状元了。”

    贾昌朝也没有三辞的勇气。

    因为他真的想要尝尝这雪花酒的滋味。

    “王保,去让班峰差遣个兄弟帮忙搬运,送贾官人回家去。”

    “是。”

    王保应了一声,贾昌朝这才行礼跟着钱甘三而去。

    钱甘三开了好几把锁,才带着贾昌朝进了仓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