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8章 赐你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8章 赐你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第3/3页)

    “官家,若是为此事发愁,还是要让开封府尹主抓,毕竟协调祥符县,以及城内厢军都需要开封府尹出面。”

    听着宋庠的建议,赵祯点点头:“十二哥,你觉得呢?”

    “我觉得挺好的。”

    宋煊当即附和宋庠的话:

    “宋判官所言倒是在理,只是陈尧佐素来与我有仇隙,怕是不会真心做事。”

    “十二哥说的在理。”

    赵祯也是觉得开封府尹陈尧佐的位置该动一动:

    “此事我会与大娘娘提一提的。”

    “若是陈尧佐小肚鸡肠,坏了事,朕可不会轻饶他的。”

    “官家。”宋庠则是拱手道:

    “陈府尹虽然是在一些事上做错了,但是他对于河流治理还是相当有经验。”

    “今年东京城北水淹怕是难免的,到时候还需陈府尹剧中调度。”

    “此事尚且无凭无据,还是要劝导为主,否则宋知县难免会遭到朝臣的攻讦。”

    “还望宋知县能够三思而行。”

    宋庠是在提醒宋煊。

    陈尧佐在朝中的同党很多,可不是你能够比拟的。

    若是坏了人家的计划,怕是要疯狂报复你的。

    更何况咱们这种家庭又不是世代公卿出身,尤其是你岳父还不是当朝宰相,真出了问题,话语权不重。

    更何况如今官家说了话,那也不做数。

    谁心里都清楚。

    “宋判官提醒的对。”

    宋煊悠悠的叹了口气:

    “况且我与陈府尹共同查那浴室杀人案,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凶手给盯上了,他可是放言谁查杀谁。”

    “万一凶手瞄准了陈府尹,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

    宋庠总觉得宋煊话里有话,就算凶手不去刺杀陈尧佐,他也会暗中下手的。

    “朕也是一直担忧此事。”

    赵祯见贴身宦官梁怀吉急匆匆的回来:

    “所以才差人去内库把太宗皇帝穿过的神器内甲拿来,送给十二哥防身。”

    “啊?”

    宋煊眼里露出不可置信的模样。

    他就是想光明正大找个借口,弄个内甲防身。

    结果眼前这个皇帝过于靠谱,直接把他爷爷的战甲拿过来了。

    赵祯无不得意的指着梁怀吉展示的内甲:

    “我父皇说过,这是太宗皇帝在太平兴国四年为夺取幽州,在高梁河与辽军激战时所穿。”

    “辽人射箭极准,幸亏有此甲防护,才避免了太宗皇帝受伤。”

    赵祯亲手拿过这件珍贵的内甲:

    “十二哥,朕决定把此甲赐与你,希望太宗皇帝在天之灵,也能护佑着你运气极好。”

    “嘶。”

    宋煊登时感觉自己头皮发麻。

    这可是高梁河战神遗留下的神器!

    面对辽军多箭雨袭击,太宗皇帝也仅仅是腿部受伤,连带着驴子腿部受伤。

    就这,瘸腿的人驾驶着瘸腿的驴子,还能一夜狂奔二百多里。

    圣遗物的运气buff点满了。

    赵祯十分满意宋煊如此惊诧的目光,随即把内甲递给他。

    宋煊接过后,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他总觉得赵祯接受的大宋历史教育是“信息茧房”里的教育。

    真宗皇帝他绝对没有说自己老爹的坏话,

    反倒是有意帮他隐瞒。

    在自己后代面前,树立起太宗皇帝英明神武的形象。

    毕竟唐太宗的庙号在前,能有太宗这个庙号,那指定是差不了的。

    太宗可是宗字庙号里的极品,含金量极高。

    真宗皇帝帮忙掩盖这段历史,那可实在是太正常了。

    “如此神器,官家赐予我,我怕我这小身板扛不住。”

    听着宋煊如此谦虚中带着吹捧的话,赵祯大手一挥:

    “十二哥不必谦虚,若是此物一直在内库当中放置,总归会坏了的,若是有了十二哥的打理,自是会延长此甲的使用年限。”

    “那臣只能多谢官家赏赐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赵祯脸上的喜色都要挂不住了。

    听听这说辞,圣遗物。

    不愧是能连中三元的状元郎,言辞就是能打动考官的心。

    宋煊双手捧着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有太宗皇帝余光的庇佑,想必臣今后的运气会变得更好。”

    “哈哈哈。”

    赵祯并不知道高梁河之战的真相,所以对于宋煊的言行,十分满意。

    毕竟这也算是自己真真正正的帮到了宋煊。

    要不是宋煊讨要,赵祯还真的舍不得把太宗皇帝的内甲给拿出来。

    其余人瞧着宋煊获得太宗皇帝的圣遗物,眼神里更是充斥着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谁不想要一件皇帝的圣遗物啊?

    别说圣遗物了,就算是现任皇帝赐的东西,那也是十分的珍贵。

    寇准在临死前,都要把皇帝御赐的玉带系在自己腰上,向着东京城的方向跪拜后,才躺在床上死去。

    宋庠眼里也满是羡慕之色。

    不光是皇帝,大宋许多读书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的。

    他知道宋煊圣眷极重,但是没想到会这么重!

    宋煊捧着赵光义的这件内甲,就跟马甲似的。

    倒是也不重。

    现场他也不好仔细研究是什么材质的。

    “走,去试一试。”

    赵祯直接把宋煊带到房间内,让身边的宦官帮助宋煊试一试。

    ……

    “岂有此理!”

    祥符县知县陈诂把茶碗都给摔了。

    他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的进士,又是当朝宰相吕夷简的妹夫,直到去年才转为祥符县知县。

    京师的知县,可不是谁都能当的了的!

    所以宋煊担任开封知县,是踩了许多人的脑袋被破格提拔的。

    “他宋十二的手伸的未免也太长了些。”

    陈诂伸着胳膊指着向自己汇报的县丞。

    “谁说不是啊。”

    祥符县县丞眼里也尽是迷茫之色:

    “就算宋知县想要剿灭无忧洞,可也不该把手伸到咱们祥符县来。”

    “一没有陈府尹的招呼,二没有朝廷下发的诏书,他自己个就把这件事给做了,这不是没把大官人您放在眼里吗?”

    听着手下的话,陈诂更是出奇的愤怒。

    他好不容易当上了赤县知县,正想要大展宏图呢。

    以前开封知县张揆干的那叫一个差劲,连自己的手下都搞不定。

    如此一对比,陈诂觉得自己定然能够在考评当中脱颖而出,还有他大舅哥吕夷简的帮衬,如何能够不会继续往上升官?

    结果宋煊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家伙,直接担任了开封县知县。

    陈诂也没觉得有多大的压力。

    可是宋煊这小子不老实,自从担任开封知县后,总是搞七搞八的,连大宋第一外戚刘从德都搞定了,由此名声大噪。

    陈诂都怀疑宋煊与刘从德是一伙的,故意帮助他扬名。

    如此一来,开封县的赋税若是收得起,自己一下子就被宋煊给比下去了。

    在陈诂看来,我当知县,你宋煊也当知县。

    那么好,咱俩是竞争关系。

    可你宋煊年纪轻轻就想要升官,可我一把年纪也想要升官!

    你又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前途比我光明多了。

    那我的机会就更渺茫了。

    咱们两个暗中较劲就行。

    可如今你都把手伸到我的地盘上来了。

    同为大宋京师的附郭县,这不就是显得你宋煊在知县这个位置上干的比我还要好。

    是可忍孰不可忍!

    谁能忍受被一个毛头小子给压下去!

    “他宋十二怕是嫌弃知县的位置太小,他屁股太大,想要做开封府府尹的位置是吧。”

    陈诂怒气依旧不减,他直接对着外面吩咐道:

    “把那个狗日的开封县主簿给我押到祥符县衙大堂来,本官要好好审一审他。”

    倒是同为祥符县主簿开口道:“大官人,毕竟人家主簿也是官,若是过于强硬,怕是有些。”

    陈诂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让他过来一趟,本官要问一问是怎么回事?”

    “招呼都不打一声,便来我这里查人,真当我祥符县无人来吗?”

    “是,属下这就去办!”

    县丞气冲冲的带着人去了,待到了现场,县尉开口道:“我把他绑起来。”

    “你不要命了?”

    孙县丞白了他一眼:

    “你不知道宋大官人有多护犊子啊?”

    “宋大官人连大娘娘的侄子都敢暴揍一顿,结果刘从德都只敢乖乖的送钱去,甚至他被开封县衙役敲诈,他都不敢放屁。”

    “这些都是宋大官人默许的。”

    “你什么实力跟他作对啊?”孙县丞拍了拍他的脸道:

    “出来混是要讲背景的,你也有一个宰相大舅哥啊?”

    “我没有。”

    孙县丞擦了擦头上的热汗:“尤其是在东京城,谁是真神,谁是假神都不重要。”

    “那什么重要啊?”

    “重要的是我们一个都得罪不起。”

    祥符县孙县丞老老实实的跟主簿郑文焕说,自家陈知县请你过去一趟。

    郑文焕强装镇定开口道:

    “此事我开封县宋大官人已经上奏朝廷,不日就会下发,我不过是按照贼子提供的线索来摸查,孙县丞不必如此担忧。”

    “届时若是在祥符县发现第二个陶然客栈,依照宋大官人的脾气,定会邀请陈大官人一同来立功,绝不吃独食。”

    “是是是。”

    孙县丞当然知道主簿郑文焕虽然比自己品级低,但是腰杆子硬的原因。

    谁让人家上官护犊子呢。

    若是自己惹了事,自家这位上官,可不会护犊子。

    手下的吏员可是让他没开革走好几个了。

    如今祥符县运转还是有些不顺畅。

    “但是诏令还没有下来,陈大官人想要详细了解一下详情。”

    孙县丞舔着脸陪笑道:

    “还望郑主簿能够移步,咱们去一趟县衙喝喝茶,歇歇脚,您看如何?”

    郑文焕随即叫过两个衙役,让他们返回县衙,把此事告知宋大官人。

    免得他们全都被扣在这里,大官人不知道此事。

    郑文焕的声音也没有故意压着,而是让孙县丞等人都听见了。

    待到信使走后,孙县丞才主动开口:“郑主簿放心,绝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

    “我家大官人早就有过交代。”郑文焕随着孙县丞一起走。

    孙县丞想要尽可能的多打探些消息。

    毕竟他深知有些时候神仙打架,遭殃的却是他这种没有靠山背景的小鬼。

    “郑主簿,不知道宋大官人提前交代了什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