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8章 赐你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8章 赐你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第2/3页)

们也是官家的子民。”

    “嘶。”

    赵祯相信宋煊的话,他现在也学会温和的做事了。

    “什么法子?”

    “我把法子藏在了三国演义里,但是还没有写出来。”

    宋煊忍不住笑出声来:“官家还是暂且等一等吧。”

    “行。”

    赵祯倒是不介意,他是想要覆灭无忧洞的势力的,奈何如今朝政决断都不听他的话。

    “十二哥,我看此事过于危险,光是给你部下配备一些军械。”

    “等等。”

    赵祯又想起来了:“你是怀疑无忧洞他们手里会有弓弩之类的?”

    “官家,陶然客栈的赃物他们都卖出去,更不用说官府的军械了。”

    宋煊哼笑一声:“说不准这些贼子还有铠甲能防身呢,衙役怕是打不过的。”

    赵祯也是面露凝重之色。

    民间有弓弩以及铠甲之类的,确实是一件非常难以容忍的事。

    弓箭也就罢了,但是弩箭是不被允许的,更不用说极为犯忌讳的铠甲了。

    “十二哥,那你这也太危险了。”

    赵祯随即开口道:“我得找人护着你些。”

    “多谢官家。”宋煊连忙道谢:

    “若是官家能够在内库当中给我找一件能够穿在里面的小巧内甲,我今后办事也更加安心了。”

    “内甲?”

    赵祯轻微颔首:“十二哥说的对,如今东京城的歹人越来越猖狂了,朕自是要全力助你。”

    “梁怀吉。”

    “臣在。”

    宦官梁怀吉当即先前一步。

    赵祯让他附耳过来,仔细交代了一阵,随即直接回到宫中去了。

    “十二哥,你是打算绞杀无忧洞吗?”

    “臣有这个想法,只不过难度太大。”

    宋煊坐在椅子上,瞥了一眼把耳朵支过来的宋庠:

    “但是臣不会因为这件事难,就不会做了。”

    “无忧洞拐卖妇孺幼童,不知道毁了多少家庭的孩子。”

    “再加上杀人如杀鸡一般,如何能让他们一直猖狂下去?”

    “这里可是大宋的京师啊!”

    “他们如此恶劣的犯罪,根本就没有把大宋律法放在眼里,也没有把大宋官家放在眼里。”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也是连连颔首,眼里有怒气。

    若不是运气好碰到了宋煊,赵祯自己个都不知道能否逃出来。

    再加上今日的小报上也着重渲染了一些无忧洞的“厉害之处”,三十年来只要有人被拐进去,就从来没有逃出来的。

    赵祯对此还嗤之以鼻,觉得这个小报也并不是什么消息都知道。

    宋煊没有把赵祯认出来,一个是因为他当时年岁小,二是真宗皇帝的两个亲信宦官周怀政、雷允恭,一死一个去守皇陵了。

    他们二人恰巧去接的赵祯。

    “若是调动军队,能否将他们剿灭?”

    听着赵祯的询问,宋煊摇摇头:

    “我只能先试一试,若是能有军队里的人帮助我剿匪,那可太好了。”

    “此事你去寻你岳父。”赵祯看着宋煊:“事关你的安危,朕相信他挑选出来的人,会让你放心的。”

    “既然如此,还望官家给我写个配合剿匪的条子,否则就算是我岳父,也无权调动人马。”

    “好。”

    赵祯自是没有拒绝,直接让张茂则摆出笔墨纸砚,他开始写条子,顺便把玉玺那戳来,给宋煊盖了条子。

    “多谢官家。”

    赵祯让贴身宦官收好玉玺,这玩意可不能外露。

    “敌人在暗,我们在明,光靠着你身边的那些衙役怕是无法护住你的周全。”

    赵祯指了指演武场上的士卒:

    “这些人是个顶个的好手,朕准备让他们去保护你一段时间,总是在这里对练也是浪费,不如让他们干点活。”

    “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宋煊连忙应下,随即开口道:“官家,如厕去吗?”

    “去。”

    赵祯也不想宋庠跟着,于是开口道:

    “宋判官,你去与场上的禁军说一下朕的意思。”

    “是。”

    宋庠也明白他们君臣二人之间要说些悄悄话。

    于是赵祯二人直接就离开了。

    赵祯回头看了一眼宋庠离远了:“十二哥,你与我说一说是怎么谋划的?”

    因为玉清宫足够大,比阿房宫还要大,走着走着就能甩开后面的人。

    宋煊与赵祯详细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最后总结道:

    “我看看能不能挑起他们的内讧,有了地下带路党,我们才能少费些力气,剿灭他们的势力。”

    “嗯,好办法。”

    赵祯对宋煊的谋划向来是相信的。

    “你尽管放手去做,一切都有我撑着呢。”

    赵祯又极为稳重的道:

    “但是十二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性命,万不可被这帮贼子给害了。”

    “官家安心,臣将来可是要去大兴西北,建功立业的,如何能被宵小贼子给害了。”

    “哈哈哈。”

    赵祯对于宋煊是极为欣赏,随即重重的点头:

    “到时候替朕在西北大杀四方,到时候朕在皇宫内给你摆庆功宴。”

    “可惜西北太远,到时候朝臣一定不会同意让朕亲临前线的。”

    “那确实如此。”

    宋煊顺应了一句:“不过若是将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官家兴许有机会亲征,如此来激励士卒。”

    “亲征?”

    赵祯被宋煊画的大饼,给砸的有些发蒙。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

    若是真的亲征,到时候也跟太宗皇帝一般乘着驴车前进吗?

    赵祯如此憧憬也是对的。

    毕竟大宋官史,是没有记载太宗皇帝夜飙驴车二百余里逃亡的伟大事迹。

    “对啊。”

    宋煊瞥了赵祯一眼:“如此名垂青史的事,如何能够让其余武将代劳?”

    “唯有官家亲征,如此才算得上是压服四方。”

    “对对对。”赵祯眼里带着憧憬之色:“十二哥说的在理。”

    “十二哥的目标也是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啊,我是封狼居胥啊!”

    “哈哈哈。”

    赵祯被宋煊画的大饼砸的合不拢嘴。

    “对对对。”

    赵祯连连颔首:“如此一来,我们君臣定然能够名垂青史。”

    宋煊则是一本正经的道:“那官家还是要多加练习驾驶驴车。”

    “为何?”

    “河北多是平原,追击敌人跑的快。”

    “有道理。”

    赵祯嘴角笑的都要裂开了。

    “对了,十二哥,我觉得来玉清宫算是来对了。”

    赵祯连忙给宋煊说着自己的发现,尤其是大娘娘对自己的监视不在那么逼迫,她好像乐于见到自己“喜好道学”一样。

    “官家岁数大了,自是要走到亲政的道路上来。”

    宋煊也是认同的点头:

    “大娘娘她根本就不想放权,当然觉得官家行事混账些,更方便她长久的执掌朝政。”

    “是啊。”

    赵祯自从得知自己亲娘的遭遇后,对于刘娥的感情越发的复杂起来。

    从小生活在谎言编织的环境里,靠着他自己戳破这个谎言编织的牢笼,如何能心情平静,做到不生气?

    赵祯又往前快走了几步,拉开与旁人的距离,低声问宋煊:

    “十二哥,难道朕就一直要等着?”

    “难道官家想要效仿唐太宗,亦或者是唐玄宗啊?”

    赵祯脚步一顿,随即又快走两步。

    作为帝王,他当然知道这两位的事情。

    要么就学唐太宗玄武门对掏,谁赢谁是太子。

    要么就学神龙政变,逼迫刘太后退位。

    关键是赵祯自己手里连八百人都没有!

    喊不出什么八百人就八百人的话。

    赵祯自从得知真相后,他非常确定大娘娘对于皇帝这个位置,是非常感兴趣的。

    光是在临朝称制,就不进一次僭越礼制,使用了大量皇帝才能用的规制。

    把自己生日定位节日,庆贺的规格与天子等同。

    还专门为她打造了一款太后乘坐的“太安辇”,和皇帝乘坐的规格相当。

    每次出行,仪仗队的规模都是一千零八人,与皇帝配置一样。

    就算是上尊号,刘娥使用纯金,连皇帝都被压一头使用镀金的。

    因为等级分明,金银的使用是严格受到约束的。

    更不用说穿龙袍,还要跑到皇帝专享的荣耀之地去举行典礼。

    赵祯又停下脚步等了宋煊三步:

    “十二哥,朕恐怕没有胜算。”

    “找人强行动手,消息定然会泄漏的。”

    “朕身边虽然没有皇后的眼线,但是皇太后的明里暗里的怕是不止一个。”

    “最重要的是法理这块就过不去,大娘娘有我父皇的遗诏。”

    赵祯从小被打压的太厉害,以至于看见刘娥心里就发怵。

    “哦。”

    宋煊只是应了一声,并没有多说什么。

    赵祯有些错愕,因为在他看来,宋煊无论什么时候都会给自己出主意的。

    怎么就回了一个哦?

    “十二哥,你这是?”赵祯拉着宋煊的衣角:

    “为何这般冷漠?”

    “我知道官家只是想要吐槽一二,并没有想要复刻玄武门之变或者神龙之变的想法,所以也就不会说那些大逆不道的话。”

    宋煊瞥了一眼后面跟过来的人:

    “免得事情提前泄漏,反倒是坏了事,官家身边怕是有不少大娘娘的人。”

    赵祯沉默的点头,也不再提这件事。

    他承认宋煊说的对,他当真没有唐太宗那般有决断!

    为今之计,还是要收集八百人。

    以备不时之需。

    赵祯又回想起方才的演武,便是宋煊的主意。

    他原来一早就是在暗示朕吗?

    “对了,王钦若出事了。”

    听着赵祯突然冒出来的一句,宋煊嗯了一声,问道:“死了?”

    “没死呢。”赵祯连忙压低声音:“他被人弹劾了,收受贿赂。”

    “没死就不重要了。”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又是激动又是内疚:

    “我只是担忧他被弹劾,翻了旧帐,就没法子陪葬了。”

    “那确实是有点麻烦,可是短时间内又找不到合适的朝臣死亡。”

    宋煊瞧着宋庠来了,又开口道:“官家,我们还是说些无忧洞的事为好。”

    赵祯瞧着大娘娘派来明面上监视的人,他悠悠的叹了口气:

    “无忧洞的事,实在是太复杂了!”

    宋庠是给他们君臣二人留出一些空间,但也不能让他太难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