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第3/3页)
?”
“大多数都是黑户,你根本就收不上税来。”
“他们想要找人给你下黑手,开封府他都查不出来的。”
李君佑不是在吓唬宋煊。
不要以为“杀官”之事没有,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走到那一步去。
况且一般也不会用什么非常“暴力”的方式。
给你下个毒,让你落个水,甚至摔落个意外,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朝廷查案的也是他们的人,真相就会被掩埋。
“我爷爷说了,当官要学会和光同尘。”
李君佑也是真的担忧宋煊他年少轻狂,非要走上这条与众人为敌的道路。
开封城哪年不被淹啊?
没必要因为自己当了开封县知县,就要处理这些麻烦事。
到时候搞得朝廷上下全都是你的敌人,何必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呢?
“官场上,花花轿子众人抬,光靠一个人是办不成事的。”
“不错。”
宋煊伸手点了点:
“倒是表哥提醒了我,此事我会先上奏宰相,请他来定夺,然后下令,我也就是按照命令行事,尤其是三司使也会来催本官。”
李君佑嘴角有些抽抽,自己这个表妹夫当真是好想法,他直接把宰相王曾以及三司使挡在他前面背锅。
“朝廷催收欠款是年初就下发的,那个时候还是前任知县接受的,如今我接收了他的烂摊子,不仅要催收夏税,更是要追着以前的欠款。”
宋煊收起反馈的纸张:
“他们背后的人我会找机会跟他们聊聊,配合我的工作。”
李君佑不得不承认宋煊是挺机敏的。
但是爷爷教给自己的法子,又不能不与宋煊说。
“妹夫,此事我也询问过我爷爷了。”
“哦,那姥爷他是怎么说的?”
“爷爷说要想收税,这根本就不是来钱的路子。”
“你若是想要治理黄河,得先让这些豪绅出钱,带着百姓出钱,他们出了,百姓才能心甘情愿的出了。”
“待到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你自己截留一部分,剩下的用来治理黄河,顶多从你截留的那里拿出一些当公使钱。”
“如此操作,谁都满意!”
“甚至连豪绅的钱,你胆子大的话,也可以只返还一部分人,剩下的人全都装在你的口袋。”
李君佑见宋煊不语,又加了话茬:
“这些装在你口袋里的钱,如何修缮黄河,全凭你自己做主。”
宋煊听着上一辈巨贪的经验,倒是有些意外。
因为他发现大宋文官还挺硬的。
没有搞什么所谓的百姓的三七分成。
甚至连不少豪绅的钱,你都可以眯下。
不愧是大宋文官啊!
胆子就是大。
经历过五代十国的发展,大宋豪绅群体,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地方力量。
毕竟还是太少了。
宋煊他们这类人将来致仕了,那也是地方豪绅的一份子。
宋煊摇摇头:
“修黄河是朝廷的事,况且百姓手里能有几个子?”
“老子就算挣钱,也从来不挣穷鬼的钱。”
“嘶。”
李君佑很想说一句你放屁!
你以为我当真不知道你在宋城是做什么买卖的?
往外说是书铺,可实际上盈利的是那所谓的三星彩,五星彩。
买的多的人还不是穷鬼?
否则三星彩那二文钱换一贯钱的赌注,哪个有钱人愿意买着玩啊?
现在到了东京城,你宋煊看不上穷鬼的钱了。
想要从那些背景通天的人手里搞钱。
你牙口有那么好嘛?
如今大宋可不是点你状元的官家说了算!
“妹夫,我说一句话,你不要不爱听。”
李君佑自幼在东京城厮混,无论是市井街头,还是高官家中,他都见识不少。
尤其是在官府方面,各类品级的官员,他见识的绝对要比宋煊多多了。
也就是市井并不是那么多如宋煊深入,了解的不多,但也不是谁都能骗他的。
“愿闻其详。”宋煊端起茶杯吹了口气:“其实我这个人是相当听劝的。”
“听劝就好。”
李君佑极为沉稳的道:
“在百姓眼里,你是知县,可是在这帮人眼里,你这个县长就是跪着要饭的,他们想给你交赋税,那都是看你背后的背景的面子。”
“或者是你这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也是有那么几分面子的。”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挣钱嘛,你也知道,做生意,不寒碜的。”
“以前我是个平头老百姓,做生意寒碜就寒碜点也就罢了。”
宋煊随即放下手中的茶杯:
“可我如今是个官了,所以他们如此对待我,那就是寒碜,而是很他妈的寒碜!”
李君佑再次打量了一下宋煊:
“所以宋大官人,是想要站着呢,还是想要挣钱?”
他一时间有些搞不懂宋煊的操作。
“我是想要站着,把钱挣了!”
“啊?”
他竟然什么都想要,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李君佑自幼就被他爷爷教导,世上哪有两全法啊。
做事情,必须要有舍才有得。
能够两全其美的办法,少之又少!
咱们普通人,能美一方面就已经超越许多人了,绝对不要过于贪婪!
一个朝廷巨贪,现身说法教授自己嫡长孙做人不要贪婪。
这上哪说理去?
此时听了宋煊的话,李君佑不仅是摇头,还是接连摆手:
“挣不成,真的挣不成!”
宋煊把自己的官印推到他面前:“这个能不能挣钱?”
“能挣,得跪着,要学会和光同尘!”
李君佑哼笑一声:“爷爷跟我说,年轻人不要太急功近利。”
“那这个能不能挣钱?”
宋煊把重大一个二斤半的混元锤放在桌子上。
如此场景,看着李君佑心惊肉跳,连笑容都消失了:
“你不会还想着拉着我姑父来干这件事吧?”
因为在李君佑看来,宋煊掏出兵器,就是想要动刀兵。
在东京城动刀兵收税,这跟造反有什么区别?
大家一起死了得了。
宋、曹、李家一个都跑不了,全都是诛九族的大罪。
李君佑急忙上前握住宋煊捏着短锤的的手:
“妹夫,万事好商量,没必要动刀兵的。”
“我姑父他手里也没有兵权,根本就帮不了你。”
“不对,就算有兵权,他也帮不了你,这是犯忌讳的大事!”
因为这就涉及到了不是赚钱的事,而是谋反的事。
轮不得他不紧张!
宋煊的左手摆摆手,示意他不必紧张:
“动刀兵我用的也是我手下那帮衙役,我连厢军都调动不了,怎么可能会调动禁军呢?”
“衙役?”
李君佑这才放下心,就开封县这点衙役,他们连城外的没命社都消灭不了,更不用说这些有实力有背景之人了。
宋煊用他们当帮手,简直是痴心妄想。
“那我劝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二,这群人不一定能够靠得住。”
宋煊指了指短锤以及官印:
“我的意思是,这个加上这个,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李君佑站起身来,围绕着宋煊走了几圈,像是想要重新认识宋煊似的,随即悠悠的叹了口气:
“我不好说。”
“因为我现在真的不理解你了。”
“不为钱,你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
宋煊也站起身来,指了指自己道:
“我宋十二来当开封县知县,只为了三件事!”
“哪三件事啊?”
宋煊伸出手指:
“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李君佑当即愣在原地。
过了几个呼吸,他才开始放声大笑。
因为这是他听过的世间最好笑的笑话。
公平?
这个词在大宋有人提吗?
咱们表兄弟锦衣玉食的,不说百姓,就说外面那帮吏员以及衙役,能有这种生活吗?
就算是有,那也是他们鱼肉百姓得来的。
人生来就是不公平的。
李君佑没敢举例子,瞧瞧官家,人家生出来就是当官家的料子。
再瞧瞧那些宗亲,人家祖上打了天下,就是要受到优待。
再看咱们这帮人,不也是爷爷或者父辈小镇读书读出来了,才有机会惠及子孙,让咱们当个官。
可就这。
还要一代一代的被同样考出来的其余读书人所取代。
公平?
在李君佑听来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宋煊也是嘿嘿的笑了几声,他拿起小铁锤:
“其实我也不相信这种话,但有些事我就是想要去做。”
“是啊。”
李君佑也是连连点头:
“你宋十二连中三元,世上少有的聪慧之人,如何能钻进牛角尖呢?”
“既然你不想与我说真话,我也不在乎。”
“只是话放在这里,收取欠税之事,当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法子。”
“若是你碰壁了,就想一想你姥爷让我转达你的法子。”
“我们是一家人,甚至是我还指望着你步步高升,当上大宋宰相,到时候拉我这个当哥哥的一把。”
“我们绝不会害你的!”
李君佑是想要以宋煊为核心,聚集起一帮利益“团伙”。
大家在朝廷当中互帮互助,如此才能长久的富贵下去。
吕家便是如此操作的,但是李家出进士当真没有人家的多。
宋煊便成了他们第一人选。
大家倒是想要跟上一个连中三元的王曾与吕家对抗,奈何他王曾没有子嗣,无法照拂大家的子嗣。
毕竟人总是会老去的。
子嗣对于一个国家领导人,下到一个家族的绵延,当真是很重要的。
要不然大家没有太多的信心,一直跟你这个“主公”干到底!
刘备有了子嗣后,团体依旧能够稳定下来,甚至还能继续扩大,不光是阶段性的胜利,还有子嗣的缘故。
阿斗只要顺利长大,便是帮助刘备最大的忙了。
宋煊掂量着手里的铁锤:
“表哥,我知道你也是聪慧之人,此事我当真是想要做一做,只要事情成了,政绩有了,我才能更快的往上爬。”
“到时候才能更好的提拔你们,你也不想等你七老八十快要入土了,才能穿上那身紫袍吧?”
面对宋煊的突然画饼,李君佑的呼吸突然紧促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常态,只是微微拱手,便转身离开。
但是却从门外传来一声:“若是有什么最新消息,我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