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章 此乃真龙隐现(今日爆更2w)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8章 此乃真龙隐现(今日爆更2w) (第3/3页)

祯有些不解:

    “难不成你觉得此番无法通过殿试,想要再准备三年吗?”

    他倒是知道有这样的举子。

    像宋煊的同窗王尧臣,便是如此想的。

    其实王尧臣通过省试,也可以当进士做官,但是他为了考状元就放弃了。

    赵祯今日才说要在殿试的时候题目搞的严格一些,结果这么快就传到外面了!

    莫不是皇宫内已经漏成了筛子?

    “当然是我没通过省试。”

    赵祯眉头一挑:“省试结果还没有出,如何就这般肯定?”

    “小兄弟不曾参加过举业?”

    听到宋煊的询问,赵祯轻微咳嗽了一声:

    “还在读书,家母认为我年岁尚小,不想让我过早参加发解试。”

    “那便正常。”宋煊端起饮子喝了一口:

    “像这种考试,考完了许多学子都会心中有谱,能不能通过此番考试。”

    “原来如此。”

    赵祯轻微颔首。

    随即端起店家送来的香饮子喝了一口,忍不住再喝一口。

    原来东京城的香饮子这般好喝!

    他下意识的询问:

    “此饮子唤作什么名字,当真是好喝啊!”

    “紫苏饮子。”

    文彦博回了一句。

    他也在默默观察这个少年郎,觉得此人出身极好。

    出行都有小厮跟着。

    可是却没有在东京城吃过街边的东西,怕是许久都不被允许出门。

    再加上岁数如此之大,还没有尝试参加科举考试,莫不是宗室子弟?

    因为只有宗室子弟的日常开支由国库支付,住所由官府提供,但是背后却有许多限制。

    不让经商,也不得购置田产,不得随意出入城门,更不得与普通百姓过多往来。

    为了防止宗室坐大,朝堂规定宗室不得参与政事,出了极少数被特许的宗室,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是闲散王爷。

    赵祯喝完之后,再要了一杯,这才对着宋煊笑道:

    “见效,平日里家母管理极为严苛。”

    “看你不愁吃穿,未曾想家风还挺严苛。”

    宋煊随便应了一声,便没有多说什么。

    “家里管的严,虽然不愁富贵,可是我在那樊楼也不过是小时候只吃过一次饭,再也没有去过。”

    “樊楼游玩?”张源摇摇头笑道:“我等皆是没有去过。”

    赵祯脸上带着笑:

    “在下赵受益,还不知道几位未来宰辅的姓名。”

    他六岁之后就改名赵祯了。

    故而最开始的名字,被人知道的极少。

    文彦博点点头。

    他虽然不清楚赵宋世谱的辈分排名,但可以确信此人便是宗室子弟。

    于是欧阳修等人纷纷报上名。

    赵祯对于其余三人都没什么印象,但是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同时瞥了一眼同样身材高挑的韩琦。

    因为十二哥落榜那次的解元便是韩琦,让赵祯有些印象。

    其实赵祯的余光一直都在盯着宋煊,当自己爆出名字的时候。

    他看见宋煊拿起那紫苏饮子喝了几口,像是陷入回忆的模样。

    那年自己六岁,十二哥八岁。

    还有狗哥儿,以及没有名字的孩童,一同从鬼樊楼里跑出来。

    十二哥还骗自己说,他叫宋温暖!

    别说那个时候,就算是现在,在鬼樊楼讨生活厮混的歹人,也不会管你是不是富贵子弟。

    若是富贵子弟就更好了,能够狠狠的敲诈一笔。

    尽管真宗皇帝因为丢儿子的事,大发雷霆想要剿灭鬼樊楼。

    可就算是皇帝发话,依旧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但是宋煊喝完饮子后,只是上下打量了一下赵祯,并没有多说什么。

    赵祯也接收到了宋煊打量的神色,只是笑笑,也没有说什么。

    反正今日算是重逢,以后有的是时间叙旧。

    况且宋煊近几年的事,赵祯也都掌握了不少。

    文彦博对于赵祯的怀疑更深了。

    因为他们四个人是籍籍无名之辈,爆出名字,他没反应也实属正常。

    可旁边这位是谁啊?

    名动三京的宋十二!

    就算不认识宋煊的面容,可是一般人听到他的名字也能反应过来。

    这个少年郎没有反应,那便是他早就清楚的知道十二哥儿的身份。

    他到底是谁?

    文彦博在心中盘算着,奈何他对赵宋的宗室子弟并不认识。

    而且听着也不像是八大王的儿子!

    毕竟赵允迪的亲兄弟,那也得是允字辈的。

    况且此人的姓名,是真是假,他们也无法判断。

    而且一向善于辩论的宋煊,无论是在听到那个相士的话,还是此时凑热闹的赵宋宗室子弟,都没有要详谈的意思。

    反而是三缄其口,默默的喝着自己的饮子。

    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哪像欧阳修以及张源两个落榜生,城府太浅了,想什么都能一眼瞧出来。

    至于韩琦,他一直都沉默寡言,更是不知道他心中再想些什么!

    文彦博随即也有模有样的学着不言语,就听着赵受益不断的追问几个人一些问题。

    宋煊瞥了一眼这个赵受益,心中疑惑更甚。

    但是他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懒得多说。

    倒是一旁的小厮提醒赵受益时间差不多了,若是回去晚了,主母还是会过问的。

    赵祯这才瞧了瞧天色,极为爽朗的笑道:“其实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极为好奇。”

    “小哥儿尽管询问,我自是知无不言。”

    张源已经沉浸在将来能够当上大宋宰相的场景了,故而即使落榜了,心中也极为意气风发的。

    “方才那个相士所言,几位哥哥觉得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赵祯的询问,让有些豪迈的张源都愣住了。

    其实他心中也是有些打鼓的,但是潜意识的会相信那个算卦之人的话!

    毕竟那算卦说的,当真是有利于自己啊!

    赵祯见几个人都没有反应,随即脸上带着笑意:

    “十二哥,你觉得呢?”

    文彦博一听这称呼,果然他是知道宋煊的。

    宋煊轻飘飘的吐出几个字:

    “尽信卦,不如无卦!”

    赵祯闻言一愣,随即放声大笑,他只觉得今日极为高兴。

    不光是亲身经历了“五人为相”的稀奇事,更重要的是与宋煊阴差阳错的建立了联系。

    若是没有今日算卦这个事,他还不知道要如何找到切入点呢。

    “多谢几位哥哥方才的解惑。”

    赵祯站起身来极为有礼貌的道:

    “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欧阳修等人自是起身相送。

    反正随便聊聊又没有什么损失。

    宋煊听着这话,倒是觉得颇有些效仿江湖中人的中二感,他忍不住摇头笑了笑。

    赵祯整个心都在飞。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便是他们当年告别之前,最后说的话。

    十二哥便带着狗哥儿他们出了东京城。

    自从赵祯便再也没有出过宫门。

    实在是真宗皇帝就剩下这一个人儿子六哥儿了。

    若是再出现意外,大宋江山还能稳固下来吗?

    真宗皇帝好不容易成为几百年来第一个正式继位的太子,难不成又要走到老路上去吗?

    他在怎么不着调,喜欢玩乐,再加上寇准、王旦的叮嘱,也不敢带着亲儿子出去疯了。

    “十二哥,这宗室子弟,也并不全都是纨绔啊!”

    欧阳修瞧着赵祯远去,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此言惹得张源连连赞同:

    “上次遇到那个宗室子赵允迪,险些让我道心不稳,惊骇的无法参加省试,还是十二哥力挽狂澜的。”

    文彦博、韩琦、欧阳修连忙看向宋煊。

    你也配姓赵这件事,在东京城流传的很广。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呵斥赵允迪之人是谁?

    只是传闻长得面相英俊,即位雄壮,不知姓名。

    那胡姬甚至愿意主动佩寝之类的。

    反正事情传着传着,就会改变了原始事件的面貌,这也是即位正常之事。

    “好啊,十二哥儿,你瞒我的好苦!”

    欧阳修率先开口道:“此事发生如此长的时间,你愣是一点都不往外透露!”

    “是啊。”

    韩琦这些日子可都是住在宋煊家里,他也不曾听说过此事。

    “连我都不知,那次询问,你还隐瞒起来了。”

    韩琦更是在一旁吐槽。

    文彦博盯着宋煊,其实当他听到这个传闻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宋煊。

    但是又因为要全力备考省试,也就没有那么强的八卦之心。

    “考完试那晚,我本想说来着,结果你们一个个喝的烂醉如泥。”

    宋煊两手一摊:“况且这本就是小事,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

    欧阳修目瞪口呆的瞧着宋煊,要是他干出此等事来,必定是要大肆宣扬一番的。

    如此刚正不阿,又能鼓舞后来者不畏惧权贵。

    如何能不宣扬?

    “十二哥可曾听闻孔子劝子贡赎人之事?”

    欧阳修连连劝解道:

    “若是十二哥儿做了类似之事,当然要大肆宣扬,依照十二哥儿的名望,那定会引领诸多学子效仿,如此一来,我大宋的吏治才会越来越好。”

    “那些权贵子弟,才不敢肆意的欺辱百姓啊!”

    “是吗?”

    宋煊倒是不这么认为。

    尤其是欧阳修他性格是有问题的。

    稍微有点信念感的都是对事不对人,诸如包拯。

    但是欧阳修嘛,他这个人不仅不对人,而且还不对事。

    对的是他心中的道德和原则。

    不管是政治见解,还是自己的朋友,只要违背了他自己个认为的道德和原则,他就开始攻讦。

    范仲淹、晏殊、狄青都被他攻讦过。

    文彦博也是不赞同欧阳修的话,他觉得依照欧阳修目前表现出来的性格,就算他真的做到了宰辅那个位置,怕是也很难干的长远。

    欧阳修听到宋煊的反问,随即一愣:

    “十二哥儿是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对,也不对。”

    宋煊喝了口饮子:“别用如此清澈的眼神看着我,世上许多人与事都是很复杂的,并不是非黑即白。”

    “我等还年轻,没有经历过官场上的一些事,故而对有些事的定义,也是有失偏颇的。”

    文彦博闻言暗暗点头。

    他知道宋煊不是出身官宦之家,可是似这等官场心得,他是怎么获取的?

    韩琦也是认同宋煊的话,虽然总会说一是一,二是二,但实际操作上果真会这样吗?

    欧阳修则是身体后倾,双手开始抱胸,进入对峙状态:

    “十二哥儿,此言大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