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五章:也先,你此生大敌出现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五章:也先,你此生大敌出现了! (第3/3页)

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切断明军的补给线上。”

    “只有将明军的补给线切断了,我们才能彻底的解决明军这个祸患。到那个时候,不管他们到底要建造什么,我们都需要再担忧了。”

    原本心中焦急的脱脱不花大汗,在听到那马哈木的这番话时,心中也是稍稍安定了一些。

    尽管对此依旧十分的焦虑,可他也明白,那马哈木说的是对的。

    一座城池的修建,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建成的。

    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来阻止这一切。

    最起码,要等那直道修建的再远一些,给了他们足够开战和突袭的路途,才能动手。

    否则在这个时候动手,无疑是给了明军一个将他们合围歼灭的机会。

    同时,如果真的能够切断整个明军的补给线,没有了粮食和物资,他们什么也修建不成。

    渐渐的,整个场中各部族首领的意见也达成了一致,如朱瞻基所预料的一样,他们要竭尽全力,将所有兵力运用在切断明军补给线上!

    与明军正面作战他们不敢。

    攻城,他们更不敢。

    但如果是在野外,是在那漫长的补给线上,他们手下的这些骑兵们,可就大有可为了。

    就当在场众人渐渐跟随着那马哈木的思路去思考如何切断明军补给线这个问题上时。

    站在一旁再没有说话的也先,此时却皱着眉头,低头思考了起来。

    被自己爷爷称为他也先日后最大敌人的太孙朱瞻基,他会是一个连这些浅显道理都看不透的人吗?

    能够站在双方整场战争的高度上,精准的一刀切中鞑靼部的命门,又精准的看出鞑靼部是如今他们草原联军关键所在,只要将鞑靼部消灭,就能顺带消灭整个草原各方势力的人,会是一个不明白补给线重要性的人吗?

    可他如今放弃了守护补给线,反而是分心去建造那直道.....

    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在他的心中,这个直道的建造,要比明军补给线还要重要吗?

    在被自己也有马哈木之前提醒了一番后,此时的也先已经将那素未蒙面的大明朝皇太孙朱瞻基当做了自己平生最大的敌人。

    所以,在思考他的所作所为时,不由的便会慎重一些。

    可不管他觉得哪里奇怪,就是想不明白那朱瞻基为何要这么做。

    甚至亲自负责修建这些直道。

    只能是暂时将这个想法放在心底,然后顺着自己爷爷的思路,思考起接下来对明军作战时,该如何切断对方补给线的问题。

    与此同时。

    就当这草原之上的所有人,所有势力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明军的补给线上时。

    此时的顺天府皇宫之内。

    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炽,作为如今的监国太子,自然也在与整个朝廷的官员们在后方为前线的战况做着分析。

    尽管明军前线的情况与后方之间存在信息的延时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现在有的情报基础上推演未来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此时的太子朱高炽,也正在与兵部的官员们正在商议着该如何将补给送至明军大营的问题。

    在他们一番议论之下,已经推演出了接下来明军与那草原各部族之间的争斗将会集中在补给线上,可在现有的情况下,所有的官员们都想不出该怎么做。

    在看到这个情况后,一向都脾气十分好的太子朱高炽,此时也不免的有些心急,他看着议论不休的朝臣们,顿时将手中的折子一拍,说道:“打仗打的就是一个后勤补给,明知道敌人要针对我们的补给线,我们却商议不出一个有效可行的办法!”

    听着太子朱高炽发了脾气,虽然平日里太子为人十分的亲和,但在场的众人却都不敢有丝毫的轻慢。

    他们很清楚。

    他们的这位太子,可不光是表面这般的亲和。

    真到了关键的时候,就是和那老皇帝朱棣相比,也不遑多让的。

    在整个场面都渐渐安静下来时,如今的兵部尚书杨士奇,此刻却突然开口说道:“太子爷,如果我们多安排几支送补给的队伍充当鱼饵,去吸引草原各部族的注意,然后再派出真正的补给队伍去.......”

    听着杨士奇的话,太子朱高炽却当即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这种鱼目混珠的办法平日里可行,可如今那草原各部族已经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切断我朝补给线上,岂是如此简单就能蒙混过去的。”

    “更何况,那些派出去充当鱼饵的,都是活生生的将士,岂能这么轻易的送出他们的性命。”

    “不行,这个办法不行,再想!”

    然而。

    如此的局面已经如此了,除非明军派出大军来护送这些补给,否则在那漫长的补给线上,他们如何能够做到不被发现。

    要知道,那草原各部族,可是十几万双的眼睛都在盯着的。

    那里还是他们的家乡,他们最清楚那里的一切。

    “那,不如派人送信过去,请皇上分兵到奴儿干都司的边境,一起互送补给?”

    在听到这个办法的一瞬间,太子朱高炽都忍不住的要上前扇他两巴掌。

    话说的简单,听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可这事能行吗?

    先不说那大军被分兵出来后,这来回之上的粮食消耗,就说你要分多少的兵力出来?

    十万?二十万?

    这些兵力,又要用什么兵种来。

    难不成,带着神机营几千斤重的火炮来运送吗?

    可如果不带着这些,你十几万的兵力出来,只怕那草原各部族当即就会进行决战。

    野外。

    还是面对十几万兵力。

    没有神机营。

    这对那些草原各部族的人而言,不就是天上掉馅饼吗?

    还有这种好事?

    刚刚发声那人,在感受到周围那轻蔑的目光时,顿时赶忙退了下去,闭上了嘴。

    就当太子朱高炽为此焦急不已时,那杨士奇也是对着太子朱高炽说道:“太子爷,您先别急,皇上此前在绕道在我朝境内的时候,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补给,光是携带的粮食就足以支撑五十万大军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办法我们现在想不到,慢慢想,总有解决的办法。”

    “再说了,皇上那边肯定也知道这个问题,说不定皇上早有定计呢?”

    听着杨士奇的话,太子朱高炽此时也明白自己有些急躁了。

    随即点了点头。

    而那杨士奇则再次说道:“太子爷,您一早天没亮就过来了,午膳都没有吃,要不您先回去休息休息?如今这件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想明白的,您的身体要紧啊。如今前方正在打仗,如果您再累倒了,我大明可就危险了。”

    听着那杨士奇的话,一旁的其他兵部官员们也纷纷出声迎合。

    见此,太子朱高炽也不好再说什么,便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再商议一会儿,一定要想出解决的办法,我们不能光靠皇上想,他们在前边为打仗的事情已经够难了。”

    在众人点头领命后,太子朱高炽也是转身离开了兵部,返回到了自己的太子府内。

    随着他回到自己的屋里,太子妃瞧见后,赶忙便跑了过来,急忙问道:“前边怎么样了?有儿子的消息吗?”

    面对太子妃的询问,太子朱高炽却显得有些疲惫,不想说话。

    一直与太子妃在一起的胡善祥显然看出了太子的状态,便赶忙出声说道:“太子妃,太子爷忙了一天,是不是先让小厨房弄点吃的过来?”

    听到胡善祥的话,太子妃也是突然想起,赶忙说道:“你不说我都忘了,那小厨房的灶上还热着饭菜呢,就等着回来吃呢,快,命人去端来。”

    “是!”

    随着那胡善祥转身离开去准备饭菜后。

    太子妃也缓缓来到了太子朱高炽的身边坐下。

    看着他劳累的模样,也是伸手给他按了起来。

    虽然也很关心太子,可心里的关心一出口,便成了责怪,说道:“就算那前线的情况紧急,你也不能光说处置公务,看你的模样,估计又没吃午膳吧?”

    听着自己夫人的话,太子朱高炽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现在哪有时间吃东西啊。”

    “我们这一家,老的小的都在那战场上,就我自个儿在家里,我还不得给他们看好家吗?还有那补给的事情,我们在后面是能随时吃上饭,可他们呢。一旦这饭都吃不上了,那军心必乱。”

    “全国的精锐如今都在老爷子的手里,不说咱们这一家老小都在别人的地盘上,万一那前面出点事情,可就绝不是小事啊.....”

    对于太子朱高炽的这些话,太子妃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可瞧着自己男人疲惫的模样,心中却还是有些心疼。

    说起这事,太子朱高炽也是忍不住的说道:“你生那小子,带着自己弟弟,跟他爷爷跑到外边去,这都好几个月了,也不说给家里来封信,这整天不是公文就是公文,哎......”

    听到这话,太子妃也是宽慰道:“放心吧,臭小子跟着他爷爷在一起,老爷子还能害他不成。还有,我听说那小子不是建了一座城在塞北吗?住在那城池里,应该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吧?”

    闻言,太子朱高炽顿时一愣,抬头看向自己夫人,问道:“这事就是朝廷也才是前不久听到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太子妃却满不在乎的说道:“这算什么机密啊,这事儿早在京里那些武将们的府上传开了。”

    见此,太子朱高炽顿时便忍不住的皱眉说道:“这些兵部的人,让他们想个法子想不出来,整天这些小道消息倒是传的快!看来这次仗打完之后,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可太子妃却说道:“人家自个儿家里有人在外边打仗,探听一些消息怎么了,你以为都跟你一样,一点消息都不肯透露!”

    “哎呀,行了,别发愁了,一会儿胡善祥送过饭来,赶紧吃一点躺下吧,好不容易早点回来,赶紧多休息一会儿吧,补补觉!”

    可如今正在忧心运送补给之事的太子朱高炽,又如何能睡的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