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五章:也先,你此生大敌出现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五章:也先,你此生大敌出现了! (第2/3页)

火炮,放着给它炸都炸不穿。

    除非是达到像之前他制造完成,并交付明军使用的可爆炸的炮弹,或许还会对城池的城墙造成一些伤害。

    但也十分有限。

    因为那些可爆炸的炮弹虽然落入人群之中,对人的伤害力极大,但对于城墙却不同。

    除非是这些草原各部族拥有了他们这样的技术,并且革新,将那些炮弹的威力进行升级。

    但这种程度的武器,整个华夏周边区域国家就是到了近代才在西方的武器流入下,达到了这个程度。

    如果靠他们草原各部族去自然发展。

    胆大大的给他们两百年。

    他们的国力和物资,与大明朝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就是一些铁制的马镫这些东西,在这草原上都是稀罕物件,可见其物资的贵乏。

    不然他们也不会被逼到南下掠夺明朝边疆百姓。

    虽然这是游牧民族的特性,但同时也反应出了其生活环境、文化形成下的情况。

    人最开始都是一样的,他们要是也能拥有华夏祖祖辈辈打下来的这一片肥沃土地,拥有像华夏祖祖辈辈开垦出来的这么多耕地。

    鬼才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去烧杀掠夺。

    所以,如今朱瞻基要做的就是,修建出一条直道!

    一条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方便运输的直道!

    而这条直道所抵达的目的地,正是滋养了这片土地绝大多数牧民和土地的柏海儿湖!

    他要在那柏海儿湖旁,修建一座更大规模的城池!

    如此一来,在有了两个城池存在的情况下,整个柏海儿湖周边地区,将彻底的成为他们大明朝的土地!

    到时别说是这草原上的这些部族了,就是再北边的那个国度倾巢而出,他大明朝也丝毫不惧!

    这个办法,当朱瞻基在与老爷子说了之后,老爷子朱棣自然是举着双手赞同。

    之前在修建这座城池的过程中,他朱棣没有参与,虽然如今听了十分的震撼,却显然没有亲眼见证下来的直观。

    听到自己大孙子说,三个月之内,便可再在那柏海儿湖旁修建一座城池,他朱棣简直都要笑疯了。

    如果按照这个进度修建下去,这仗还打个毛线。

    给他五年的时间,整个塞北都是他们家的地盘了,还需要在这漫无边际的草原上去追着那些草原部族的牧民跑?

    到时候只需要将明朝内部的百姓迁移过一部分来,这里和大明朝内部还有什么区别?

    对于朱瞻基的这个计划,老爷子朱棣还是提出了几个需要警惕的事情。

    如今他们毕竟是在塞北的土地上建造城池,那些草原的各部族人马会不会来偷袭阻挠。

    除此外。

    那马哈木注意到的事情,他朱棣自然也不会看不到。

    要知道他们在这里驻扎的可是整整五十万的兵力。

    每天需要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老爷子的建议是,先不急着修建城池,那是早晚的事情。

    如今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他们这座城池通往明朝境内的道路。

    既然可以修建直道,还不如先修建出一条通往境内的直道,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运输粮食还是物资,都会方便很多。

    不过,对此朱瞻基自然是有自己想法的。

    按照朱瞻基的说法,如今修建城池所需要的物资,在这大草原之上都可以找到。

    已经没有必要再从奴儿干都司去运输。

    如果率先修建通往明朝内部的直道,除了运送一些粮食和补给过来,压根没有太大的作用。

    相反,朱瞻基很清楚。

    如今他是那马哈木,如今唯一可以解决明军危机的办法正是粮食!

    否则,以他们的兵力和作战方式,想要在正面攻破他们明军镇守的城池,简直跟开玩笑似的。

    让他们一半的兵力,他们都不敢来。

    其实别说是攻城了,就是让他们现在跟明军摆开了正面作战,好好打一场,他们只怕也不敢。

    而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

    最快,最直接的办法,自然就是切断明军通往这个城池之间的粮道。

    没有了粮食,他们明军自然而然的就会陷入到恐慌之中。

    军心不稳都是小事。

    如果真的坚持镇守在这里,只有饿死。

    既然那马哈木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切断明军粮道这个问题上,那这个时候再去建造通往境内的直道,所遭遇的阻挠力度和压力都将十分的大。

    这样的直道放在平日里修建速度非常的快。

    没有必要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去与那马哈木硬碰硬。

    即便就是胜过了那马哈木,将这条直道修建完成,对于他们整个明军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运送粮草时该遭遇到的阻挠还是会遭遇,并不会因为直道的修建完成而有半点的不同。

    这样一来,这条直道存在与不存在,几乎没有差别。

    还不如趁着这个时间,修建一条通往柏海儿湖的直道。

    一来那些草原部族的精力都放在了那切断补给线上,二来这条直道的建成对于那些草原各部族并没有任何的影响。

    甚至他们都想不到这条直道建成之后是为了什么。

    难道就为了去柏海儿湖的时候,快一点?

    所以,朱瞻基便跟老爷子商量好了。

    老爷子去跟那马哈木斗心眼,既然切断粮道是那马哈木唯一的选择,那就围绕着这一点,利用明军兵力的优势,消耗那马哈木的战力。

    总之一句话,占便宜!

    你想阻止粮食的运送,总得付出一些代价吧?

    而朱瞻基,则负责去建造直道。

    两个人各做各的。

    在有了这次修建城池的事情后,老爷子朱棣对自己这个大孙子朱瞻基也多了许多的信任,也放心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再则。

    不就是修建一个直道吗。

    失败了大不了损失些人马和时间。

    只要能保证好自己大孙子这条命就好了。

    就朱瞻基与老爷子朱棣这俩人各做各的事情时,另外一边,那草原联军大营之中的马哈木,也很快便收到了来自于斥候小队探子们传回来有关明军的消息。

    在看到那情报当中明军最近的动向时,马哈木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在周围那些部落首领们的注视下,马哈木疑惑的说道:“明军在这个时候修建直道是想做什么呢?”

    在马哈木思考的同时,他也将自己手中的情报交给了在场的这些部落首领们,让他们自己也看看。

    毕竟一个人的想法,很多时候都会有局限性的。

    让所有人都看看,或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角度。

    然而,伴随着在场之人将那情报当中的内容全部看过一遍后,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全都沉默着,不明白明朝军队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是他们自己来做明军的首领,此时要做的事情很简单,第一件便是保证明军的补给线,保证军队有足够的粮食可以食用。

    第二件事就是背靠这座城池,在这周围与草原各部族交战!

    可如今这两件事他们都没有做。

    甚至从军中探子的口中可以得知,最近那明军查探他们草原各部族军队动向的事情都变少了。

    好像真的不想搭理他们似的。

    之前,那明军可向来都是在这大草原上找他们草原部族的军队,追着打仗的。

    这些人心中的困惑,显然也是那马哈木心中的困惑。

    可就当那马哈木瞧着在场众人的表情,不由的无奈摇头时,站在他一旁的孙子也先,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开口说道:“爷爷.....”

    听到也先的话,马哈木一愣,但还是转头看向了他,问道:“怎么了?”

    也先想了想后,还是说道:“爷爷,您之前不是说这座城池的存在影响到了柏海儿湖吗?既然挑选此处修建这座城池的大明太孙朱瞻基眼光如此的毒辣,那孙儿以为,此番他们选在这个地方修建直道,所图必然不小。”

    “爷爷,您觉得,他们会不会是想在柏海儿湖周围再建一座城池?”

    “毕竟,那直道对于明军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他们却在这个时候建造这条直道,为的是什么呢?孙儿想来想去,好像也只有在运输建造物资上,这条直道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听到也先的话,那马哈木眼中顿时精光一闪!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地图,仔细的查看一番后,对于自己孙子也先的话,越发的相信了。

    如果在那柏海儿湖周边明军再建造一座城池,那么,整个柏海儿湖地区,在这两座城池的相互策应下,将彻底的控制住这一片地区。

    整个柏海儿湖周围方圆百里内,将彻底成为他们的控制区域。

    想到这里,马哈木顿时赞许的看了一眼自己那孙子也先,随即继续说道:“如今看来,那明军还真像也先所说的那样,是为了在那柏海儿湖边上再修建一座城池!”

    随着这话一出口,在场的众人纷纷震惊了。

    修建一座城池,便让他们与明军之间的角色互换。

    给了他们太多的威胁。

    如果再让他们修建一座,他们这些草原部族,还如何在这里生存?

    这不是在要他们的命吗!

    尤其是那鞑靼部的大汗脱脱不花,更是满脸焦虑的说道:“绝不能让他们在这里再修建一座城池!否则,我整个鞑靼部都完了!”

    那脱脱不花大汗就是再愚蠢,也能看的出这些城池对于他们鞑靼部的危害。

    不过,在听到他的话后,那马哈木却一抬手,示意其稍安勿躁,随后仔细想了想后,说道:“诸位放心,这城池建造又岂是这么简单的。先不说他们需要多长的时间来运输物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物资,没有一两年的时间也绝不可能建成。”

    “况且,如今那直道修建的地方还靠近着明军的城池,在这个地方我们没有能力与他们动手。”

    “既然如此,我的想法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