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二百年的弊政 (第2/3页)
宽阔水域,大小船只在其上航行。
白浪仔感慨:“二哥若在,少不得要念文丞相的诗。”
林浅:“你知道文丞相?”
白浪仔点点头:“听老人们讲过。”
船只顺伶仃洋向北,直过了虎头门,见水面愈发收窄,眼前渐渐出现一条宽广大河奔流,这便是珠江。
珠江上,不少船只沿河行驶,兼有渔船打鱼、商船叫卖,颇有些繁忙之象。
驶到河中,渔家来到船尾开始摇橹。
珠江水流平缓,虽是逆流而上,也不用人拉纤。
而且现在正吹东南风,船帆也能提供助力,加上摇橹推进,速度并没比海上慢多少。
林浅向两岸打量,只见林木苍翠,远山如黛,一派中式水墨画的绝美景色。
又走将近两个时辰,已经到了广州城郊,两岸出现了不少屋舍,周遭已林木大减,露出赤色土地,远处还依稀能见到些荒山。
林浅问道:“白浪仔,坡山码头是不是就在这一带?”
白浪仔点点头,望向船外,恰巧船边有一条小船经过,船上有几只鱼鹰,一个头戴斗笠的男子正在小艇上摇橹。
白浪仔扯着嗓子问道:“阿叔,坡山码头疍家湾啲船返齐未啊?”
那头戴斗笠的男子道:“边有得咁快吖,争一两日先埋尾啦。”
白浪仔答谢一声坐回船舱。
郑芝龙很有眼色的给林浅翻译:“林大哥,刚刚白兄弟问那人‘坡山码头疍家湾的船有没有回来’,那人答‘没这么快,还要等一两日’。”
白浪仔坐回船舱叹口气道:“舵公,我家船应当还在回来路上。”
林浅有些奇怪,正要追问。
郑芝龙察言观色,已抢先开口解释道:“白兄弟想来是坡山码头的珠户了。林大哥,听你口音是江浙人士,对广东珠户或许不甚了解,让小弟解释一二可好?”
林浅微笑点头。
郑芝龙:“我朝太祖建立黄册,划定百姓户籍,其中便有珠户一项,因南珠的珠池大多在廉州、雷州一带,所以珠户一开始也都在此地……”
郑芝龙说着看了眼白浪仔,见他神色如常,便又讲下去:“随着二百余年过去,最早的那批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