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八章 儒生心中的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八章 儒生心中的天下 (第2/3页)

    何夕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了。

    他从来不敢小瞧一个人。但是今日才知道小瞧宋讷了。

    宋讷并不是第一流的大儒,第一流大儒都是能出入儒学之间,学问越深,越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而宋讷太板正,太方正,整个人绷得很紧。而今在临死之前,反而放下得失之心,生死之忧,在境界上有所提升。

    但是即便如此,宋讷也将何夕看得分明。

    除却何夕从后世带来的一些成熟的科技解决方案之外,在主体思路上,与何夕的并无太大差距。

    宋讷叹息一声说道:“自从汉代公羊学派以来,治理天下其实就几个要点,第一,天下必定于一。其次,均平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三,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三条,乃是纲常铁律。不可动摇。做得好,乃是盛世。做不好,则是衰世。前元兵马之利,天下无双。但何以不足百年而亡天下,概以蒙古人治天下,以跟脚论之。无跟脚者,不能登朝廷。蒙古与勋亲贵胄共天下,非与士大夫共天下也。”

    “其实后两者都是前者的延伸。”

    “天下之大,横有四海,纵有八方。地方不一,定天下于一,何其难也?天下六千万之众。让陛下管到每一个人,朝廷扩充十倍也不行,唯有陛下在朝,士大夫在野。天下定于一,治道在简不在繁。各地县官最好以不兴事为要。当然了,天子也要对士大夫有所约束,约束之道在于均平,天下均平,百姓各安其业,士大夫以德行胜之。而不是以财业胜之。”

    “而维系天子与士大夫之间的关系,就是儒学,就是一道德。甚至不在乎一道德学问,是理学,还是经学。”

    “你现在明白了吗?”

    何夕有些震撼。他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

    果然,真的大儒与寻常书生读的一样的书,看出来的却是不一样的东西。

    儒学看上迂腐之极,但实际上,内部自然有自己的生命力的。否则也不会传承到清代才被推翻了。

    宋讷也是简单说说,其实很多大儒在制度设计上对维护一个大统一王朝上,可谓尽心尽力。

    何夕也明白了一点。

    在后世。从地球一端到地球另外一端,一个电话最多一两秒的延迟,更不要说国家之内了。甚至可以说,一件事情发生之后,能在几分钟之内,围绕地球转十几个圈。

    但是在古代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南京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