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的太学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的太学丞 (第2/3页)



    你且回屋休息,明日我会派人去长安城送奏疏的。”

    “是,太学令您休息,在下先行告退。”

    算是补了之前的一个坑,张远也轻松了一些。

    孔安国走之后,张远就拿出了纸笔开始为孔安国铺路。

    待写好之后,封入一个竹筒之中,张远这才洗漱了一下休息去了。

    这个时候纸张还很贵,张远这种造纸的大户而且是垄断的商家都不敢把信封这玩意儿弄出来。

    生怕社会上这些文人抨击张远为富不仁浪费可耻,所以到现在仍旧用的是竹筒装信件。

    其实这样做,倒也挺方便的。

    翌日起了个大早,张远嘱托一位太学的官吏,就把这封奏疏给他让他送到丞相府。

    这时候其实刘彻已经把丞相任命官吏的权力都拿下来了,但还没有到向全天下公布的地步。

    张远就只能按照之前的规矩,先把奏疏送到丞相府。

    反正丞相大人会原封不动的把奏疏送到刘彻的案桌上。

    孔安国也起了个大早,在太学内弄了一匹马就直奔长安城而去。

    他的心气比较高,自觉学识过人,一直等着刘彻征辟他为官。

    而且看不上郎官什么的,之前跟张远谈条件也是一千石的大官,不然孔安国估计已经当了好多年的官。

    刘彻执政期间,人才如过江之鲫,所有人都发足了力想要拼个一世富贵。

    孔安国在这时候自比姜尚,完全是看错了时势。

    不过还好抓到了这个机会,虽然张远不太看好他,但也能让他去官场看看到底水有多深。

    等他看清楚了,估计就会明白,做学问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张远也不是孔安国的什么人,两个人只是存在着一些交情,这交情还没到张远去指导他人生道路的那一步。

    蓼侯孔臧在背后出力之后,孔安国出任太学丞的事情马上就板上钉钉了。

    第二天,建章宫的文书就送过来了。

    有这样的效果张远并不意外。我爱看中文网

    刘彻排斥经学家也就是新儒生进入到太学的官僚系统。

    但他并不觉得有一个大儒出任太学的官职,会对太学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现在全国兴儒,刘彻不能只盯着董仲舒还有公孙弘这两个人,适当的权衡一下其他儒生的力量,对他刘彻来讲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孔安国上任之后立马就迎来了太学每一年最重要的大事。

    春日招生考核。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杜县也会迎来最繁荣的两个月。

    今年有近八千学子涌入杜县,之所以比以往暴涨了将近一半,全然是因为颜异几人如今身居高职。

    王卿在还未及冠礼就是一名御史,颜异更是出任太仓令这举足轻重的职位。

    今年这八千学子有一大半都是冲着张远来的。

    王卿可没什么背景,不像一些名门贵子只要父辈努努力家族使使劲,他们就能够捞来一个官职。

    他完完全全靠的就是张远,他的身份就是张远的学生而不是什么御史,他的背景也就是张远,而张远充当这个背景板还没有到两年的时间。

    王卿拜张远为老师仅仅一年的时间过去,他就得到了重用。

    这升迁速度那就四个字,一飞冲天!

    一飞冲天的背后也只有一个名字,张远!

    可张远不是太学的老师,他收徒弟全看心情,这八千学子最后只能是失望。

    张远已经认识到自己并没有教给王卿还有颜异什么,可能他们两个一直跟着张远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

    可张远真正带给他们的就是背景跟资源。

    灭白羊王还有楼烦王时,张远直接把二人带到了自己身边,而且最后还让二人给卫青带路。

    这一切要不是因为他们两个是张远的徒弟,张远怎么可能这么照顾。

    好在王卿跟颜异在张远这里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二人能够在张远这里得到些东西,便让张远不存在愧疚的心理。

    浩浩荡荡的考学大军进入到杜县来。

    枚皋还有孔安国一下子就忙活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