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花费点数 (第3/3页)
在提升产能的恩赐点数花费上,大约有25%,都在此处。
产能的中心化,当然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宇宙环境下,航运艰难,规模聚集带来的提效就越发的明显。
而实际上,以龙鹰星域为中心,联动周边两三个星域,共同组成这片‘联盟老区’,确实就是现在整个联盟——甚至可以说整个帝国范畴内,最发达,最高产的一片区域。凝聚了联盟一百多年、将近两百年建设的精华。
仅仅只是这片联盟老区,极限就能支撑四个方面军级别的远征——当然,不能真搞那么极限,压榨得就太狠了。
过度的中心化也不是什么好事,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笼子里。
虽然对核心地带的保护,联盟是做得很到位的,除了科摩罗战争时期中央方面军动了之外,其他的时间里,一整个方面军,甚至可以说是各个方面军之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中央方面军,就一直呆在联盟的核心领土上。
但是,谁也不能够确保一切的风险都被排除了。
更何况,随着远征越打越远,联盟的补给线也会因此而被拉得越来越长。
如果每一艘战舰、每一艘泰坦的损失,都需要从核心领土运过来,那远征就会受到严重的限制。
联盟在其他的地方,也有意识的建立了一个又一个产业带。
模式往往是以某个战前本来就比较发达的星球、星区为中心,向四周一整个星域或者多个星域辐射,构成产业带。
像是东方宙域的首府无极星,就是其中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在蛛网宙域,曾经作为联盟与帝国进行贸易的核心枢纽-翎泽星,也凭借区位优势和积攒下来的超强基建水平,经历了猩红瘢痕后贸易断绝的十数年的阵痛之后,成功转型成了新的产业带中心……
而类似的例子,正在整个宇宙的很多地方进行复制。
顾航砸下去的、所有用来兑换工厂的恩赐点数里,有60%都放在这方面。
而另外还有15%的恩赐点数,花在神圣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