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集:疑窦暗生心难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集:疑窦暗生心难安 (第2/3页)

角的稻草堆潮了,他平时就睡在稻草堆上铺的粗布褥子上。屋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张缺了腿的木桌,用几块石头垫着,桌上放着他的朴刀(上次从赵府回来时忘了拿,后来赵安送过来的),还有一个装着草药的布包,是上次打老虎时受了伤,大哥给他买的金疮药,还剩小半袋。

    他反手关上门,靠在门板上,终于松了口气——至少在这狭小的、破旧的房间里,他能暂时卸下那层紧绷的伪装。他伸手解开衣服的扣子,动作间牵扯到胸口的擦伤,疼得他龇牙咧嘴。刚把外衫脱下来,就听见院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还有布料摩擦的声音——是潘金莲。

    武松的心猛地一紧,赶紧把外衫往床上一扔,抓起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的旧短打,慌慌张张地往身上套。他不敢让潘金莲看见赵府的衣服,更不敢让她看见自己身上的伤——尤其是额角那处被精心包扎过的伤口,一看就不是自己处理的。

    而此刻的主屋里,潘金莲正坐在桌边,看着那碗凉透的粟米粥发呆。粥是清晨武大郎煮的,他怕潘金莲饿,煮好后端进屋里,没敢多说话,只小声说了句“娘子趁热吃”,就拎着炊饼担子躲出去了。潘金莲看着碗里凝结的粥皮,心里像堵着团湿棉花,又闷又沉。

    昨夜的混乱像场噩梦,醒来后只剩下满地狼藉。晨起时那种恶心、愤怒、羞耻,此刻都变成了麻木,可麻木之下,却有什么东西在慢慢翻涌——是疑惑。

    她记得很清楚,昨夜她给武松倒的那杯酒里,下了王婆给的“逍遥乐”。王婆说这药劲大,只要武松喝下去,保管他神志不清,任她摆布。她看着武松喝了酒,看着他脸色发红,呼吸变粗,眼看就要成事了,可偏偏在那个时候,郓哥冲了进来,喊着“大郎哥回来了”,把武松叫走了。

    然后呢?然后武大郎就真的回来了,满身酒气,跌跌撞撞地闯进屋里。她当时也觉得头晕,身上发热,以为是自己喝了酒的缘故,又想着不能让武大郎看出破绽,就故意装醉,可后来怎么就……怎么就把武大郎错认成武松了?

    这里面太不对劲了。

    武大郎平时很少喝酒,更不会喝到酩酊大醉的地步,昨夜他为什么会突然喝酒?还偏偏在那个时候回来?是巧合吗?还是有人故意让他回来的?

    还有郓哥。那个小厮平时总跟在武大郎身边,帮着卖炊饼,昨晚怎么会突然跑到她家门口?还正好在武松要失控的时候冲进来?他说“大郎哥回来了”,可当时武大郎明明还没到,他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是有人提前跟他说的?

    是谁?

    第一个念头就是武松。难道武松早就看穿了她的心思,故意喝了酒,又安排郓哥在外面等着,等药效发作时让郓哥叫走他,再让武大郎回来,故意羞辱她?要是这样,那武松的心机也太深了,深到让她觉得发冷。

    可很快,她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武松不是那种人。她认识他这么久,知道他性子直,有什么说什么,不屑于玩这种阴私手段。而且昨夜武松走的时候,眼神里的慌乱不像是装的,他当时应该是真的失控了,想找地方发泄。

    那会是谁?王婆?

    王婆给她“逍遥乐”的时候,笑得一脸暧昧,说“保准能成”。可这药真的只有让男子失控的功效吗?她想起自己昨夜的状态——喝了半杯没下药的酒,却觉得浑身发热,神志也有些模糊,甚至对武大郎的触碰没有那么排斥,反而有种本能的渴望。那不是装的,是真的不受控制。

    难道“逍遥乐”对女子也有效?还是说,王婆给她的药有问题?

    她猛地想起,当时倒药粉的时候,她不小心撒了点在手上,还闻了闻,药粉有股淡淡的甜香,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那香味会不会有问题?是不是吸入了药粉,才让她也失了神?

    还有武大郎。他昨夜进来的时候,嘴里念叨着“二弟说你不舒服,让我回来看看”——是武松让他回来的?那武松为什么要让他回来?是真的担心她,还是……另有所图?

    一个个疑问像藤蔓一样,缠在她心上,越缠越紧。她甚至开始怀疑,昨夜和她缠绵的,到底是武大郎,还是她自己因为药力产生的幻觉?武大郎会不会只是恰好撞进来,当了个“替身”?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指尖冰凉。要是真的这样,那她昨夜的一切,就不是简单的“错认”,而是一场被人算计好的闹剧,一场让她恶心到骨子里的悲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