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 玉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9 玉佩 (第3/3页)

长,还是说回来吧。”

    山长又看了眼纸张上的文字,满脸遗憾道:“这制度好是好,可要推行下去,却是困难重重啊,现在的北周朝廷,哎,你可知,实行这一制度将会引起多大的变革么?”

    “可惜了,安定县主你要是个男儿,将来会给北周带来多大的变化啊。”山长又再次叹道。

    非得是个男的才能建功立业啊!

    赵知静看向这个古板的老头子,瘪瘪嘴道:“是啊,是啊,只有男人才能想出这法子,女的就该回家绣花织布!您老人家就当是我传达了太子的话吧。”

    “老夫不是在贬低你,”山长摇摇头:“老夫信你,这法子太子想不出来。”

    “他当然想不出来,这会儿,太子说不定还在奉国寺敲木鱼呢。”赵知静冷哼。

    山长失笑。

    “不,别看太子目前看起来困在佛寺,其实不然,”山长看向窗外,眼神放空:“只是太子不愿意罢了,太子性情淡薄,对朝廷诸事都不怎么放心上,若是他有意,北周哪里还有其他人说话的余地?”

    咦。

    这老山长对那古怪的太子蛮有信心的哎。

    “这制度虽好,却不能解决我鹿州书院的难处。”山长叹了口气。

    赵知静觉得这山长迂腐,不会变通。

    “我又没说现在能够推行,”赵知静抬了抬屁股,跪坐太变态了,腿都麻木了:“你跟其他书院联合,再把这东西往上递,最主要的是要让人看到你们的决心。当人们不愿意开窗的时候,你说要把整个房顶都掀了,那人们就会愿意开窗了不是吗?”

    山长愣了。

    这话好有道理。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山长仔细思索了翻,下定决心道:“老夫马上联系其他几个书院的山长。”

    “哦,对了,这个法子麻烦山长说是太子的意思,”赵知静咳嗽了声,补充道:“毕竟我人微言轻,若是有太子背书,贵书院的难题便轻松多了。”

    搞事归搞事。

    背锅还得太子来。

    山长踌躇道:“可是太子的意思——”

    “山长你就放心吧,”赵知静指了指手里玉佩,“看到这玉佩没?这可是太子亲赠的,这就是太子的意思!”

    “老夫自然信县主!”山长的心情更轻松了。

    突然想到赵子封答应她的地契,赵知静开口道:“我二哥没地儿读书,整天在家里以泪洗面,再这样下去,眼睛都快要哭瞎了,山长,我兄长的事不知可否通融?”

    还以泪洗面?

    想到那不学无术的赵子封,山长狠狠抽了抽嘴角。

    “咳咳,”山长神色郑重道:“赵公子只是还没发挥出自身潜力罢了,县主且让你家人放心,老夫教了这么多年书,一定能够让你兄长成才!”

    这位安定县主给他带了这么大一份礼,还不求名,他可不会让其太吃亏。

    不就是读书嘛,不就是成才嘛!

    让他往死里读就好了!

    “县主啊,这成才呢,定是不容易的,”山长笑呵呵的道:“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这自然也适用于学子,不知贵府对于体罚怎么看呢?”

    体罚?

    读书人的事,能叫体罚吗?

    赵知静满脸认真,表现得一副很豁得出去的模样:

    “我们全府期待我二哥成才已经很久了,只要不打死就能继续读,我二婶还说了,若是我二哥能成才,她个人愿意捐一笔丰厚的银钱修缮书院,还望山长一定不要手软!”

    “这事好说,好说。”

    等赵知静走后,山长出于谨慎,派人向太子的贴身侍卫留白递了个消息,询问玉佩的事情。

    玉佩是主子亲自给的,留白自然没有隐瞒,山长彻底放下心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