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 玉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9 玉佩 (第2/3页)

    他对赵知静的话并不抱希望,只是有太子信物所以添了几分耐心。

    “今年贵书院表现得特别烂?”赵知静问了一句。

    山长一听这话,不得了,胡子都气得翘起来了,声音高亢,连文人斯文都忘了:“我们书院表现好着呢!就算有你兄长那颗老鼠屎,也不影响!”

    说完,山长又恢复了他的好脾气。

    “少一个名额,别人就多一个名额,要在北周取得一个做官的机会,又岂是易事?”

    “哦,也就是说,砸钱不可能了?”赵知静一开始的想法就是这个,毕竟这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事都是钱不够。

    山长强笑道:“县主对于朝堂想法太过稚嫩。”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钱确实重要,可做官才能来更多钱啊。

    赵知静当然晓得自己对朝堂两眼一抹黑,但是迎难而上更好玩啊,她道:“如果每年的名额是固定的,那谁占了优势呢?还有其他书院呢?有没有跟鹿州书院一样的情况呢?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既然贵书院没错,几家书院联合,那可回旋的余地就大了嘛。”

    “当然不止我们书院,”山长喝了口茶,不认同道:“县主想得太简单了,不过,若是太子能够出面,那就另说了。”

    说完,山长瞥了眼赵知静,眼里带了几分期待。

    赵知静收起玉佩,她觉得这枚玉佩挺好使的,暂时不想还原主了。

    “此等小事,不值得麻烦太子。”赵知静道。

    山长失望地闭上眼。

    “不过,我有另外一个更好的法子。”赵知静用手指沾了沾茶杯里的水,在案几上划了个圈。

    山长眼睛半睁:“哦,老夫听着呢。”

    “山长不觉得我北周选官的制度有些问题吗?”

    “这不是你该考虑的。”

    赵知静让牛嬷嬷拿出备好的空白纸张,放到山长面前的竹简上,笑意盈盈道:“我这里有些特别的想法,我知道山长一直在为寒门子弟奔走,我这法子可以满足山长的期望。”

    “哦?”山长睁开了眼睛:“愿闻其详。”

    鱼儿上钩了。

    赵知静心里偷笑,面上严肃道:“这可是项好制度,它甚至可以改变整个朝堂官员的结构。”

    好大的口气!

    山长抚摸着胡子:“那老夫倒是好奇了。”

    “那就麻烦山长记录了,我来口述。”赵知静才不愿意写字。

    当然,主要还是她的毛毛虫字体过于前卫,这位老山长应该不具备欣赏的能力,到时候再骂她一顿,多伤自尊心。

    山长:“……我来写?”

    “麻烦山长了,”赵知静招呼牛嬷嬷:“把那边放着的笔墨给山长端来。”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分别为………”赵知静缓缓道来。

    山长越是书写越是惊讶,方才还松懈的精神此刻专注到不行,精神高度集中的他,连旁边不小心被自己手肘打翻的茶杯都没注意到,一字一句写着,像极了学堂里聚精会神的学子,生怕自己漏了半个字。

    把安定县主所说的话全部誊写到了纸张上,山长迫不及待地又通读了一遍,越念越大声,激动之下扯断了自己两根胡须,口中喃喃道:

    “好制度啊好制度!”

    “好!好!好!”

    山长拍桌而起,满脸通红,吓了赵知静一跳。

    这丫太兴奋了,她连忙道:“莫激动莫激动,山长,注意身体,万一中风了可不关我事。”

    山长眼神发亮,直直盯着赵知静道:“若你是个男儿,老夫一定收你做弟子,嗯,关门弟子!”

    别别别。

    她可不想来书院读书,读书会折寿,赵知静连忙摆手:“感谢厚爱,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