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六章 旁观者清,诸葛出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六章 旁观者清,诸葛出山 (第2/3页)

之后,主公和我都曾心有疑虑,不过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可以肯定曹夫人并没有为曹操通风报信。此外,曹操裁撤军队,阵仗不小,王启也曾亲自去许昌,证实此事。另外各地探子传回来的情报,也都没有任何异常,这些情报加起来,我们才相信曹操确实想要停战,休养生息,整顿内政,主公也是那时候决定兴兵伐蜀的。」

    诸葛亮对荆南的情报能力,还是相当认可的,既然庞统他们觉得各地情报传回来都没有问题,那诸葛亮也不好再质疑什么,只是他依旧眉头紧锁,因为他不相信曹操和孙权会眼睁睁看着孙绍征服蜀地。

    江东世族被孙绍祸水南引的策略成功吸引,如今已经与交州开战了,江东并没有同时在几个方向开战的能力,只要紧守隘口,问题不大。诸葛亮也对孙绍以同宗亲情挟持民意,以利益诱导世族对付孙权的手段拍案叫绝。

    但曹操方面却不一样,就像孙绍破坏刘备入蜀一样,孙绍入蜀之后,危害可能比刘备入蜀更大,曹操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但现在各种情报反馈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难道曹操真的是老糊涂了?

    庞统对诸葛亮知之甚深,见他眉头紧锁的样子就知道他依然不相信,于是继续道:「孔明,你这谨慎的态度与那赵云还真是一模一样!」

    庞统于是将当初军议之时,赵云因为并州和幽州的情报没有而担心的事情说了一遍,诸葛亮听完道:「子龙确实与一般大将不同,从不贪功冒进,不过显然你们并没有采纳子龙的建议。」

    庞统笑道:「难道你也觉得不该出兵?」

    诸葛亮也笑了,说道:「自然不会,无论并州幽州如何,中原、关中兵力大减却是事实,如此良机,若是错过,恐遭天谴。不过万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子龙的担忧也不能置之不理。若我决策,必然是立刻兴兵,同时马不停蹄继续向北方打探并、幽甚至是塞外的消息。」

    庞统拍案道:「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我当时便是如此建议,主公也同意了。并且就在今日,我收到了最新的情报,如今塞外鲜卑几个部落联合,有攻打北境的意图,正因如此,我才彻底放下心来,有空与孔明小酌几杯啊!」

    诸葛亮闻言陷入深思,过了不久,他忽然睁开眼睛道:「此消息只怕有诈!」

    庞统大惊,道:「孔明此言何意?」

    诸葛亮摇头叹道:「士元,你们还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了!我且问你,鲜卑几部联合,意图攻打北境,这么大的事情,如今连我们都知道了,若此消息属实,曹操可能最近才知道吗?」

    庞统想了想,摇头道:「理当不会……」

    诸葛亮继续问道:「若是曹操早知道鲜卑可能犯境,他又怎会如此大规模的裁撤兵马?就算是要休养生息,裁撤中原、关中的兵马倒也说得过去,可是冀州、河内呢?北境万一有失,冀州便是抵御异族的后备兵力,曹操就算对北境的军队再有信心,总不会连后备兵力都不准备吧?可是依照士元刚才所说,冀州可是也在裁减兵员,这与鲜卑企图攻打北境的消息,不是自相矛盾么?」

    庞统听诸葛亮的话,也陷入深思,但他并不愿承认是自己疏忽了,咬牙道:「鲜卑就算是在最鼎盛的檀石槐时期,也从未攻破卢龙塞,杀入幽州腹地,曹操在北境屯兵近二十万,他相信北疆稳固,未尝不可啊!若是对北疆没有信心,他就该去邺城了,又怎么会亲自领兵去支援关中呢?」

    诸葛亮听完更是大惊失色,道:「你说什么,曹操去了关中?」

    诸葛亮如今困居长沙,虽然享有一定的自由,但说到底只是更加自由一点的软禁罢了,这也导致他如今失去了情报来源,对最近天下局势的了解,跟普通的长沙百姓差不多,根本不知道曹操领兵支援关中的消息,这是他第一次听说。

    庞统见诸葛亮如此惊讶,心中更觉不安,道:「孔明是想说,这个消息也有问题么?」

    诸葛亮翻了翻白眼,连连摇头道:「士元,你觉得马超攻打关中,能对关中造成多大的威胁?值得曹操亲自前往支援吗?」

    庞统心中咯噔一下,当初他与孙绍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