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汉纪三十五(2) (第2/3页)
因刑罚不衷,愚人易犯所致。由此来看,刑罚过轻,反生大患。惠加奸宄,而害及良善。事寝不报。
十五年春正月,辛丑,大司徒韩歆免。韩歆好直言,无隐讳。皇上每常不能容。韩歆在皇上面前力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语甚是刚切。因此坐免归田里。皇上犹不释怀,遣使宣诏责备他。韩歆及子韩婴皆自杀。韩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众人多不服。皇上乃追赐钱谷,以成礼归葬。司马光评论说:切直之言,非人臣之利,却是国家之福。因此人君日夜求之。只怕不能得闻。可惜啊,以光武之世,而韩歆以直谏死,岂不是为光武仁明之累吗?
丁未,有星孛于昴。以汝南太守欧阳歙为大司徒。匈奴寇钞日盛。州郡不能禁。二月,遣吴汉率马成马武等北击匈奴。徙雁门,代郡,上谷吏民六万余口,安置于居庸,常山关以东。以避胡寇。匈奴左部,遂复转居塞内。朝廷以为患,增缘边兵部数千人。
夏四月丁巳,封皇子刘辅为右翊公,刘英为楚公,刘阳为东海公,刘康为济南公,刘仓为东平公,刘延为淮阳公,刘荆为山阳公,刘衡为临淮公,刘焉为左翊公。刘京为琅琊公。癸丑,追谥兄刘縯为齐武公。兄刘仲为鲁哀公。皇上感念刘縯功业不就,抚育二子刘章刘兴,恩爱甚笃。以其少贵,欲令其亲为吏事,使刘章试守平阴令,刘兴试守缑(gou)氏令,其后刘章迁梁郡太守,刘兴迁弘农太守。
皇上因为天下恳田多不以实报,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于是诏下州郡检覆。于是刺史太守多为诈巧,权为度田之名,聚于民田中,并量度庐屋民落,就有人优饶豪右,侵刻羸弱。致使百姓遮道啼呼。当时诸郡各遣使奏事,皇上见陈留吏板牘上有文字看时,只见上面写着,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皇上诘问陈留吏文字的意思,陈留吏不肯说,只说是在长寿街上捡到的板牘。皇上大怒,时东海公年十二,在帷幄后说:他是接受郡守的敕令,应当是想以恳田之数相比。皇上说:就算如此,为什么又说河南南阳不可问呢?东海公说: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踰制不可为准。皇上令虎贲将诘问陈留吏,。陈留吏于是首服。同东海公说的一样。皇上于是更加奇爱刘阳。遣谒者拷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冬十一月甲戍大司徒欧阳歙坐前为汝南太守度田不实,赃罪千余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