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四 汉纪六(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卷十四 汉纪六(4) (第3/3页)

悖逆无道,天下谁不知道?陛下幸而赦还他,自病而死,天下谁人会以为他不是死得其所。今日奉尊罪人之子,适足以负谤于天下。这些人少壮后,岂能忘了他们的父亲?白公胜为父报仇,对手是大父与叔父。白公为乱,不是为了要取国代主,而是发奋快志,为父报仇。淮南虽小,英布曾因之反叛。汉所以能幸存完全是天意。擅用仇人足以危害大汉的根基,这在策略上是不足取的。请皇上留意。”

    皇上不听。

    有长星出于东方。

    九年春大旱。

    十年冬。皇上行幸甘泉宫。

    将军薄昭杀汉使者。皇上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他自己引决。薄昭不肯,就使群臣身穿丧服,前去他家哭吊。薄昭才自杀。

    司马光说,李德裕以为汉文帝诛薄昭,的确是够明断,但于义未免不安。秦康送晋文,兴如存之感。况且太后尚存,只有一弟薄昭。断之不疑,不是可以用来安慰慈母之心的作为。臣愚以为,律法,是治理天下的公器。只有善于持法的人,才可以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因为有所仰仗而犯法。薄昭虽素来称为长者,但文帝不为他设置贤师父,而用他典兵。骄而犯上,以至于杀汉使者,不是因为有所仰仗是什么?如果又赦免他,这与成哀之世有什么区别?魏文帝曾称汉文帝之美,而不取其杀薄昭。说:“舅氏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讥讽文帝早不防闲薄昭。这话说的对。然而想要安慰慈母之心,就应该从一开始就谨慎处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