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汉纪六(4) (第2/3页)
不肯早为,就会坠骨肉至亲,与亡秦之世又有什么不同?如今异姓王负强而动者,已经被侥幸战胜了。同姓沿袭他们的举动已经有了征兆。像陛下这么英明的人尚且无可奈何,后世子孙将如何对待呢?臣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断,大抵都是强者先反,长沙王只有二万五千户,功少而立国又晚,性最终直。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性体异于他人,也是形势使然。想要诸王都衷心归附,不如令他们都如长沙王,使其地小而势力单薄,想要天下治安,就要多建诸侯,而使其力小。力少,则容易使他们遵守礼仪。国小,则不会生出奸邪之心。使海内之国,就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如此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一切归命于天子。然后再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孙都得到祖上的封地。地尽而止。其分地多而子孙少者,建为国,且将他空置。待其再生了子孙,再立以为君。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只是定制而已。如此则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当时大治,天下后世,称颂功德。陛下如果失去今日的机会不治,日后必将成为尾大不掉的痼疾。”
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二千担吏,不得擅自征捕犯人。夏四月,赦天下。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灾。
百姓有人为淮南王作歌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皇上听说后深以为病。
八年夏,封淮南厉王子刘安等四人为侯。贾谊知道皇上必定复使他们为王。就上书说:“淮南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