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6章八级定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526章八级定工 (第1/3页)

    1. 梳理存量,重点突破,打造“种子基地”:

    文件明确反对不计成本、不顾条件地盲目铺新摊子、建新厂。

    强调首要任务是对全省现有国营、公私合营及重要集体所有制工厂进行一次“家底”大清查,建立详尽的产能档案。

    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一批设备基础相对较好、工人技术素养较高的单位,作为重点扶持的“种子选手”或“核心工厂”。

    由省工业厅牵头,联合军区后勤、装备部门代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这些“种子工厂”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和产能填平补齐。

    目标是让它们能初步稳定地承接部分军品零部件、基础被装、野战工事构件等生产任务,

    成为汉东省国防工业体系的初级“预备役”和民用工业升级的“示范点”。

    例如:规划中的金陵机器厂二期技术改造,目标之一便是试制51式步骑枪的部分替换零件;

    整合后的无锡几家纺织印染厂,则被要求统一技术标准,争取承担新一代军服面料的试制与生产任务。

    2. 标准先行,体系构建,夯实工业基础:

    针对调研中暴露出的尖锐问题,草案专门设立了“标准化与质量保障”章节。

    明确提出要立即启动“汉东省工业标准(暂称‘汉标’)”的制定工作,优先覆盖最基础、最通用的紧固件、传动件、基础原材料尺寸与性能规范。

    强调“汉标”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在参照国家已有规定,与他曾在昌平所提模块化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进行细化和补充。

    文件规定,所有省级资金扶持的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强制采用“汉标”;

    鼓励并引导其他企业逐步采纳。

    同时,要求在有条件的“种子工厂”和即将建立的技工学校中,优先设立计量检测室,从源头和出口两头抓起,确保标准落地。

    3. 教育先行,人才为本,构建造血机制:

    草案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