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410章 命令回国(求读者大大们一个用爱发电,谢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410章 命令回国(求读者大大们一个用爱发电,谢谢) (第3/3页)

长者声音洪亮,朴实而有力:

    “要得,这个小陈,是块打仗的好料,胆子大,脑子活,能带兵,能搞缴获,还能琢磨新东西。

    就是有点愣,得敲打,也得保护。

    让他回来好,军事学院那个地方,需要他这样的新鲜血液。

    不能老是纸上谈兵,要结合实战,他正合适。

    告诉他,前方后方都是战场,培养干部,同样是打大仗,打硬仗!

    让他安下心来,给我们带出一大批懂现代战争的小陈朝阳来,那功劳就更大了!”

    罗重文语气沉稳,更侧重技术层面,事时补充道:

    “总司令说得对。而且,从技术建设的角度看,朝阳同志提前回国,利大于弊。

    他在报告中提出的那些关于技术兵种建设、后勤保障,特别是野战医疗救护的想法,虽然还很初步,但很有价值,甚至有些想法是符合发展时代趋势的。

    前线紧张的环境,可能不利于他深入思考和完善这些体系性的建设。

    回到国内,相对安定的环境,加上军事学院的平台,可以让他更系统、更深入地进行研究、教学和实践。

    这对于我们将来建设更强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防军,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

    保护他,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他这份‘前瞻性’的价值。”

    儒雅长者补充道:“我同意。但命令下达需要讲究策略。

    调令本身,就是对他此次错误的一种处理和警示。

    同时,要附有批评,要求其深刻检讨。但要让他明白,这是组织出于爱护,给他换一个更安全、也可能更广阔的舞台。”

    主持会议者最后拍板,目光看向负责联系的同志:

    “好,看来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这么办。

    发命令,调陈朝阳同志回国,到军事学院去,担任教务负责人,专门研究、教授装甲兵战术和现代化协同作战。

    命令里要把错误讲清楚,要求他做检讨,认识要深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