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0章 命令回国(求读者大大们一个用爱发电,谢谢) (第2/3页)
表现,必须指出、必须纠正。
但也要看到,他的初衷并非私心,而是为了部队士气和作战任务。
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才华、创新思维和对技术装备的敏锐度,是全军极其稀缺的资源。
一味的责罚,甚至一棍子打死,不是我党培养干部的方法,
他的安全,早已不是个人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儒雅长者微笑开口,带着些许无奈和欣赏 :“说起来,关于调朝阳同志回国的事,此前,我们就多次商议过,
他在朝鲜打得越好,展现出的价值越大,我们就越担心他的安全。
况且,国际形势复杂,有些‘朋友’的心思也难以捉摸。
半岛的局势,牵涉的方面很多,也不止是明面上的敌人。
让这样一位兼具实战经验和技术创新思维的同志长期置于一线,风险确实太大。
只是碍于战事紧张,一直未找到妥善的调整、合适、不挫伤其积极性的时机。
这次事件,虽然令人后怕,但也恰恰促使我们下定了决心。
调他回国,去军事学院,或者放到更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把他那些‘宝贝疙瘩’似的实战经验,系统地总结出来,推广出去,这比他在前线多打一两场胜仗,意义要深远得多。
他是个难得的‘种子’,我们要把他种在更肥沃、更安全的土壤里,让他生根发芽,长出更多的果实,而不是让他在前线冒着被风雨摧毁的风险
这是对人才最大的爱护,也是对军队未来最负责任的态度。”
“朝阳同志这次无纪律的行为,性质是严重的,批评是必要的,深刻检讨是要有的,这一点绝不能含糊。
关于问题的必要性,志司的同志们已经说明,不然上行下效,这个口子要扎紧,解放时期许多同志犯过这个毛病,现在不能再有…”
首位者微微颔首:“这次事件,是不幸,也是万幸。人没事,就是最大的幸运。”
另一威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