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93章 思想疙瘩(感谢读者大大的礼物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393章 思想疙瘩(感谢读者大大的礼物加更) (第3/3页)

过电报详细询问过他。按照他的说法,大概就是指……有些战士,

    特别是经历过特别残酷、特别血腥的战斗之后,虽然身体没受伤,但精神上像是受了重击,被吓懵了、打蔫了。”

    他顿了顿,用更具体、更符合大家认知的语言描述着陈朝阳的解释:

    “表现出来可能就是:睡不着觉,老做噩梦,一听到炮响或突然的动静就心惊肉跳、反应迟钝;

    不愿意说话,躲着人;

    或者反过来,变得特别暴躁易怒。

    严重的,甚至可能忘了刚发生的战斗,手抖得端不稳枪……

    朝阳同志管这叫‘战后思想疙瘩’,或者叫‘吓掉魂了’。

    他说这不是思想问题,不是胆小,更像是一种……嗯……‘脑子受了看不见的伤’,需要像处理身体伤口一样,被识别出来,

    并且得到安抚和疏导,不然这个人可能就废了,甚至会影响整个队伍。”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

    然而,在座的每一位高级指挥员,脸上露出的并非是对新名词的排斥或不屑,而是一种逐渐加深的凝重、惊奇,乃至是深刻的共鸣与思索。

    他们无一不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老将,太熟悉战场了。

    他们瞬间就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那些场景:

    一场重炮覆盖后,阵地上活下来的那个新兵,目光呆滞地坐在战友的残骸旁,怎么叫都没反应……

    一个平时最勇敢的连长,在目睹整个排的弟兄被燃烧弹吞噬后,之后的好几天里,手都会不受控制地颤抖,无法精确指挥……

    很多从极度惨烈的阻击战撤下来的部队,即使休整补充,也似乎丢了魂,战斗力很久都恢复不过来……

    以前大家往往笼统地归结为“太累了”、“需要时间恢复”,或者更简单,“被打怂了”,继而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处分。

    但现在,陈朝阳的这个提法,为他们过去模糊感受到却无法言说、更不知如何应对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极具说服力的解释框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