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93章 思想疙瘩(感谢读者大大的礼物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393章 思想疙瘩(感谢读者大大的礼物加更) (第2/3页)

   第三,尤其要看看他们是怎么搞后勤保障和战场急救的。”

    “是,司令员!我立刻拟定电文!”参谋长迅速记录。

    说到“战场急救”时,司令员特意加重了语气。

    他拿起报告中的另一份附件,那是陈朝阳关于后勤医疗体系的一些零散想法和初步实践总结,由师部参谋整理后一并上报的。

    “另外,陈朝阳同志在这份报告里提到的一些关于后勤医疗保障的想法,虽然还很初步,但思路很新,很有价值。

    比如这个‘分级救治、快速后送’的设想,还有强调伤情分类,提高救治效率,以及重视战场急救的普及和药品器材的前送保障。

    这些想法,切中了我军当前后勤医疗工作的许多痛点,很有必要学习和研究!”

    “还有朝阳同志提出,连里要有经过培训的卫生员,营里要有能进行紧急手术的医疗所,师里要有设备相对齐全的野战医院,并且要用车辆组成机动医疗后送队,专门负责把重伤员快速向后转送的设想。

    这些在附件中,这些想法很有探索价值,虽然现在实现困难,但我总有一种感觉,这是我军,日后现代化军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副司令员和参谋长等人听着,也露出了认真和思索的神情。

    这些概念在他们听来,确实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直指当前志愿军医疗后勤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

    司令员顿了顿,继续说:“朝阳同志,特别强调伤情分类,具体根据伤势轻重决定救治和后送的优先级。

    药品和血浆要尽量前送,手术器械要标准化、便于消毒…甚至提到要重视战场心理创伤的初步干预……”

    司令员的话音未落,会议桌旁的一位年轻参谋便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心理创伤?司令员,这是个啥意思?”

    这个词对于在座的所有人来说,都过于陌生和新奇了。

    司令员显然早有准备,他沉稳点头,解释道:“这个词是朝阳同志报告里提到的,我刚看到时也和你们一样疑惑。

    我特意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