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06) (第2/3页)
爸就是单位食堂的大师傅,手艺全传给我了。没来省城前,连春节里的年夜饭都是我一个人操持。”一头说话,一头已经把几根胡萝卜给细细地切成丝,又就着案板用菜刀一抄,再放到盘子里已是整整齐齐地码成一堆。
姜雁问:“我记得你说还有两个哥哥,他们呢?不做家务?”
“他们要念书啊。蒜在哪里?”陈颖说。她立刻就在姜雁的指点下从碗柜的第二层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用菜刀在蒜尾上轻轻豁条口子,再顺着蒜皮和蒜肉之间的空隙用指甲一挑,蒜皮就几乎是完整地从蒜肉上剥离了。“我爸妈都是老脑筋,不待见女娃……”她似乎察觉到这样说自己的父母不大合适,就转了口,“男孩自然要读了书才能有出息。我是女娃,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人,读书不读书的都无所谓。再说我家里的条件也实在供不起三个大学生……”她的神情有些黯淡。
“你怎么来省城的?”姜雁急忙插嘴问道。她可不想同时面对两个有心事的朋友。
陈颖说道:“我姨在这里上班,第一份工作就是她托人给我介绍的,就是你以前经常去的那家快餐店。”她和姜雁认识也是在那家快餐店,就在高劲松去武汉之后不久,虽然彼此都觉得很投缘,但是再以后姜雁调换到别的商场,俩人也就断了联系。
“如今的工作也是你姨给你找的?”姜雁好奇地问。
陈颖笑了:“不是。我姨早就没上班了,如今办了内退,在家专心照顾我姨父,她怎么可能认识我现在的老板?这是我自己找上门去的。”春节后有个熟识的商场售货员悄悄告诉她,有家公司正在招人,只是要求有些高,除了长相身材,还要搞什么面试笔试。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碰运气,结果那家公司在百十号人里只录取了六个人,其中就有她。
“工资高不?”
陈颖抓了一撮花椒扔进滚烫的油锅里,花椒粒立刻在油面上激起几簇细细的油花,又端着早就预备好的肉丝,一面看着锅一面撇撇嘴,说:“还行吧。我们老板是个台湾人,扣门得要死,还不好说话,开始时我们的提成是三个点子,看我们卖得好,马上降到两个点,现在只有一点五了。别家柜台象我们这样的销售业绩,一个月收入早就过两千了,我们才一千出头。”又抿嘴一笑,“总算比我在快餐店好点。我在快餐店里一个月忙死忙活得也才三五百块,每月刨去各项开销,压根就剩不下几个,在商场里站柜台怎么说都比在那里强,自己也能攒点钱……”
姜雁和姜丽虹都理解地看着她。她们的经历都差不多,初到这座城市时都是得到了熟人的照顾和帮扶才渐渐站稳了脚跟,在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并且让自己适应了这个城市和这种生活之后,她们才真正地开始在这座城市里奋斗——姜雁是为自己奋斗,她一直在努力摆脱过去的痕迹,并且很期待成为一个城市人;姜丽虹是在为家里人活着,她的所作所为几乎全是为了她那个有着一张贪婪大嘴的家。而陈颖,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她的目标是什么,不过这肯定是个干练的姑娘,这一点从她在案板和灶台前的干练模样就能看出来,她这边和姜雁姜丽虹说着话,手里也没停下,转眼间两个炒菜一个汤就置备得停停当当,顺手还炒了个鸡蛋,和胡萝卜丝拌在一起作凉菜,再有姜丽虹早早就买好的两样卤菜,这顿晚饭倒也算得上是丰盛,把姜雁那张小条几铺摆得满满当当。姜雁还开了一瓶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葡萄酒,用茶水杯给两个朋友都倒了小半杯。
但是这饭桌上的气氛却不怎么活跃。
姜丽虹一直都不怎么说话,闷闷地低着头坐在那里想心事。陈颖和她不熟悉,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高兴,喝了两口酒就说肚子饿,便拿了碗盛米饭,看样子是准备吃完了赶紧走。姜雁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打破这沉闷气氛的好话题,只好去开了电视,看能不能从电视里寻到什么新鲜事。
屏幕上显现出来的正是昨天晚上的足球比赛,看样子是电视台在重播比赛录象,画外音全是主持人和嘉宾对省城明远的夸赞之辞。
“这比赛没看头。”陈颖瞟了画面一眼,煞有介事地说道,“昨天晚上的比赛了。省城明远踢得窝囊,最后一分钟教人家给逼平了,他们的教练肯定是猪油蒙了心,比分都领先了还揪着人家不依不饶,活该被人家逼平。就明远这付不知好歹的模样,也亏明远的老总好意思说他们队是甲a豪门。”这些话都是她在今天的报纸上看来的。她平日里也不关心这些,只是上班时实在太无聊,只好把一份顾客留下的报纸从头看到尾,这样能打发掉不少时间。但是她对这场比赛的了解也就这么多,至于谁帮助谁进了球或者由于谁的过失丢了球,她连个大略的印象都没有。
“你能看懂足球?”姜雁惊讶地问道。这实在太让她惊奇了,她周围的人还没有谁喜欢足球,即使是商场里那些男主管,他们也很少谈论足球。甲a?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