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第2/3页)
旁边看上半天,也未必能明白这上面到底记录着什么——甚至连大部分的文字都只能凭着想象力猜测。可这些就是郑昌盛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什么样的人员搭配以及什么样的战术布置,才能让他的球队走得更远。
走得更远?说到这个事情郑昌盛就气不打一处来。春天里他正在家里抱外孙,孙峻山不知道怎么就找到了他,当他一听说是再回到联赛这个火炉上煎熬,而且还是来执教一支刚组建的乙级队,当时就断然拒绝。可孙峻山那时候说的是一片天花乱坠啊,谁谁谁已经说妥了,谁谁谁又已经搞掂了,后卫是谁,中场有谁,前锋线上俩主力都是前国脚……现在郑昌盛才算是明白过来,孙峻山当时说的那支球队那是同在这座城市里的省城明远啊,他当时眉头都不带皱一回说出口的球员,多一半都在明远队上……当然他也知道这事怨不得人家孙峻山,财大气粗的明远俱乐部压根就没把钱当成钱,一捆捆的钞票撒出去,原本要来新时代的人自然就半路上掉头去了明远,或者去了能出更高价钱的别家俱乐部。而且明远这种不计成本的砸钱办法也直接抬高了今年乙级联赛的行市,以前找来两三个合格队员的价码,现在还不够找一个的。要不是几个人傻钱多的俱乐部哄抬物价,要不是他没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球员,他郑昌盛怎么能花那么大的价钱找来一个……找来一个象高劲松这样的球员哩?
他忍不住就斜着已经看了坐在不远处的高劲松。他正一面颠倒着球鞋使劲在草地上磕,一面和两个相熟的队友说着话。
郑昌盛无奈地吁了一口气。他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找来这个没踢过一场职业联赛的小家伙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说自己做错了吧,高劲松不单是少见的左脚球员,而且脚底下有活,技术细腻,动作简洁,视野开阔,脑子也灵活——前天他客串过一把中路的进攻组织,无论是分边还是直塞都很老辣,按照助理戴振国的说法,球队“活了”;他还表演了一回头球射门,虽然球没进,但是他那几乎是原地起跳并且在半空有一个很明显的滞空时间然后再拧腰转头攻门的动作,给在场的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晚上,两个助理教练都还议论过这事,并且提议,假如前锋线真有什么不测的话,完全可以用高劲松顶上去,理由嘛,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冲击力,近射远射还有头球都很有两把刷子……
是啊,郑昌盛也承认,高劲松确实有刷子,而且还不止两把刷子。这几天他让高劲松从后卫到前锋踢了一个遍,除了守门员,什么位置他都能踢,而且还什么位置都踢得有板有眼似模似样,这教他这个和足球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都不能不赞叹。哎,要想成为这种万金油一样的球员,除了要有很高的天赋和天分,还得靠后天的艰苦努力呀,高劲松为此一定吃过不少的苦,他流的汗水和泪水不知道比别人多出多少倍哩!
可就是这样,郑昌盛也没能拿定主意到底把高劲松摆放到什么位置上,因为这个年轻队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没有速度!
第一堂训练课时他就发现了高劲松的这个毛病,当时他还以为这是高劲松长时间没有系统训练的缘故,可随后几次训练以及对抗练习时,他在速度上的劣势不仅连累了和他搭伙的队友,甚至拖累了整支队伍,连队友们都在责骂他,郑昌盛这才明白过来,这事不大对劲。
象高劲松这样的年轻球员是不可能被埋没的,那些在全国各地来回跑的各级国家队教练的眼光也不至于这样差,能把一个郑昌盛一眼就看出来的好苗子给错过了,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而且这问题肯定不是小问题……
他带着疑惑把高劲松叫到教练室。
在几个教练面前,高劲松脸色平静地承认了,他没有速度,从来就没有速度,这不是因为他受过什么伤,而是因为他不是练短跑的那块料。他的短途冲刺是老省队里最差的,百米成绩在全队倒数第三,只比两个守门员强一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没能入选过哪怕一次国少队的集训名单,更别提国青队了。他唯一比别人强的地方就是他能踢场上几乎所有的位置,在升入成年队之后,虽然还是没能踢上几回完整的比赛,但是所有的比赛他都坐在替补席上,也时常能捞到一回登场的机会……
所有的比赛都坐在替补席上!
在郑昌盛看来,这话听上去更象一个莫大的讽刺。这简直就是在提醒他,他也要在替补席上为高劲松准备一个固定的座位。
判断准确出脚果断,这是一个后卫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风硬朗防守扎实洞察力强调度适当,这是对一个中场的要求;门前嗅觉灵敏不仅自己能射门而且能为队友创造机会,这是成为好前锋的先决条件。这些东西都能在高劲松身上看到,可他是被郑昌盛作为左边前卫招揽进来的啊,一个负担着助攻重任的边前卫竟然没有速度……这,这话是怎么说的?!
这家伙可真是一块弃之不甘食之无味的鸡肋啊!
但是有一件事是明白无误的,那就是在郑昌盛为球队设计的战术里,绝对不可能有高劲松的位置,他只能作为一名永远的替补坐在场地边去看着队友们奔跑。这样想来,郑昌盛倒是有点沾沾自喜,有这样一名万金油队员其实也是一种福气哩,当别的主教练还在为替补席上到底该放谁不放谁而伤脑筋时,他却为所有的位置都预留了后路。同时他也不免有一些恼恨,这其实还是走上了高劲松提醒他的道路——所有的比赛我都会坐在替补席上。
他不知所谓地叹息了一声。他原本是为陈明灿司职的左边路寻一个替补的,现在却为整支球队找来一个替补。他到底是应该为这事庆贺哩,还是该为这事而苦恼?
幸好他在左边路的表现还是很出色,这是高劲松能教老教练满意的唯一地方了。一对一对抗时,已经过了运动生涯颠峰期的陈明灿根本就没法拦下他,要是他再有点速度的话,那郑昌盛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让陈明灿做他的替补……
这个念头把老教练自己都逗笑了。
高劲松要是还有速度,只怕那几家甲A豪门也会哭着喊着上来抢了,还能轮到新时代拣这便宜?
*************
温惠大酒店的附二栋和附四栋就是新时代俱乐部的办公室和宿舍。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这家外省的俱乐部竟然把这里作为它的临时基地,许多不明就里的队员一把俱乐部内外的情况摸清楚,就开始打听这事,可谁也没能问出个所以然。高劲松心里也揣着疑惑,但他不想去打问——这与他干系不大。对他来说,只要俱乐部能严格执行合同就行了,管它是在酒店还是在山旮旯哩?
他在球队里是陌生面孔,别的队员记性再好,也不可能记住一个在甲B中露过几回面的年轻球员,再加上他是那种不爱说话的小角色,所以人们都不大在意他。来了这么多天,大家都还只是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以及一些很简略的基本情况。至于他在训练场上出的那些彩,在专司一职的队员眼里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而且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他绝对速度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