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清风观里灵明寺(一) (第2/3页)
东西。
“路上倒还算顺利,只是遇到几波盗匪,都被在下打发了。” 林风含糊地说,避开了玄机子的目光,“不知观主为何会这么问?”
玄机子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殿外的雾气,语气带着几分怅然:“这苍莽山,最近不太平啊。前几日,有几个路人在山中失踪了,官府派人来查了好几次,都没找到半点线索。老道担心,施主路上会遇到危险。”
林风心里咯噔一下,他倒是没听说过路人失踪的事。不过这苍莽山连绵数百里,山高林密,有路人失踪也不算奇怪。可玄机子说这话时,语气里的担忧不像是装出来的,倒像是知道些什么内情。
“多谢观主提醒,在下会多加小心的。” 林风拱了拱手,不再追问。他知道,有些事不该问的就别问,尤其是在这种偏僻的古观里,谁知道藏着什么秘密。
玄机子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只是闭上眼睛,继续捻着佛珠。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外面风吹铜铃的 “叮铃” 声,还有玄机子手指捻动佛珠的轻微声响。林风端着茶杯,慢慢喝着热茶,心里却在琢磨着接下来的行程。他得尽快翻过苍莽山,赶到北方的幽州,那里还有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
就在这时,偏殿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小道士的惊呼声:“观主!不好了!后院的那棵老槐树……”
玄机子猛地睁开眼睛,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起身朝着偏殿走去,沉声道:“怎么回事?慢慢说!”
林风也跟着站了起来,心里泛起一丝好奇。他看了一眼玄机子的背影,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他倒要看看,这清风观里,到底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跟着玄机子和小道士来到后院,林风一眼就看到了那棵老槐树。那棵槐树长得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得需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只是此刻,槐树上的叶子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黄、枯萎,一片片往下掉,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机。更奇怪的是,树干上还渗出了一些暗红色的汁液,像是血一样,顺着树皮往下流,在地面上积成了一滩,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腥气。
玄机子走到槐树下,蹲下身,用手指蘸了一点暗红色的汁液,放在鼻尖闻了闻,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喃喃自语道:“来了…… 终究还是来了……”
“观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棵老槐树都长了几百年了,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小道士站在一旁,声音带着哭腔,显然是吓坏了。
林风看着眼前诡异的景象,也觉得心里发毛。他走上前,仔细观察着老槐树,发现树干上有一个不大的伤口,那暗红色的汁液就是从伤口里渗出来的。而且伤口周围的树皮,颜色发黑,像是被什么东西腐蚀过一样。
“玄机子道长,这槐树……” 林风刚想开口询问,就被玄机子打断了。
玄机子站起身,脸色凝重地看着林风,沉声道:“施主,你不该来这里的。这清风观,怕是要出事了。你还是尽快离开吧,走得越远越好。”
林风皱了皱眉,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而且事到如今,他就算想走,也走得不踏实了。他看着玄机子,语气坚定地说:“观主,事已至此,就算我离开,也未必能平安。不如你告诉我真相,或许在下还能帮上一些忙。”
玄机子盯着林风看了好一会儿,像是在判断他的诚意。过了许久,他才轻轻叹了口气,说:“罢了罢了,这或许就是天意。既然你遇到了,那也是你的劫数。跟我来吧,我告诉你这一切的缘由。”
说完,玄机子转身朝着正殿走去。林风和小道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随即跟了上去。林风心里清楚,接下来听到的事情,恐怕会颠覆他以往的认知。而这清风观的秘密,也即将被揭开。
回到正殿,玄机子让小道士去煮些斋饭,然后示意林风坐下。他自己则走到老君像前,点燃了三炷香,插在香炉里。香烟袅袅升起,在殿内弥漫开来,驱散了些许阴冷的气息。
玄机子转过身,脸上的凝重稍稍褪去,多了几分疲惫。他坐在林风对面,缓缓开口:“施主,你可知这清风观为何建在这苍莽山深处?”
林风摇了摇头,他对这道观的历史一无所知。
玄机子叹了口气,目光望向殿外,像是在回忆遥远的过去:“这清风观,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初建观的人,是一位得道高人,他见这苍莽山灵气充沛,便在此处修行,后来为了庇护山中百姓,才建了这清风观。只是后来,天下大乱,战火纷飞,观里的道士死的死,散的散,到了明朝,观里只剩下寥寥几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师父是清朝末年的道士,他临终前告诉我,这清风观里藏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乎天下安危的秘密。只是那秘密太过重大,不能轻易示人,除非遇到‘有缘人’,才能将秘密托付出去。”
“有缘人?” 林风皱了皱眉,“观主的意思是,在下就是那个有缘人?”
玄机子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但你能在这个时候来到清风观,又遇到了老槐树的事,或许就是天意的安排。” 他看向林风,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施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