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寻找心中的那份痛(二) (第3/3页)
些他从未留意过的细节,那些母亲从未提起过的辛苦,都在日记本里一一呈现,像一把把刀子,扎在他的心上。
“2010 年 5 月 18 日,我今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治疗。我不敢告诉林风,也不敢告诉家里人,我该怎么办?林风还那么小,他不能没有妈妈。” 看到这里,林风的心脏像是被生生撕裂,他终于知道,母亲的病不是突然患上的,而是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确诊了。母亲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一直瞒着他,独自承受着病痛的折磨,直到再也撑不住了,才不得不告诉他真相。
日记本的最后一页,写着母亲第二次回到青溪村的那天:“2003 年 11 月 7 日,我偷偷回到了青溪村,看到外婆家的老房子已经破败不堪,心里好难受。我不敢让村里人看到我,只能趁着天黑去看了王奶奶。我把林风的长命锁和我的日记本交给她,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了,希望林风能知道,妈妈永远爱他。”
林风合上日记本,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母亲的整个一生。他终于明白,母亲的爱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细水长流的,是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里的,是用她的生命和尊严换来的。他以前总觉得母亲不理解他,总觉得母亲对他太严格,可现在他才知道,那些所谓的 “不理解” 和 “严格”,都是母亲用她的方式在保护他,在爱他。
王奶奶看着林风悲痛的样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别太难过了,你妈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懂她,她肯定会很开心的。她这一辈子,苦啊,可她从来没抱怨过,心里装的全是你。” 林风点点头,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知道,他不能再沉浸在悲痛里,他要带着母亲的爱和期望,好好生活下去,完成母亲当年没能实现的梦想。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拿着母亲的日记本,走遍了青溪村的每一个角落,试图寻找母亲当年留下的痕迹。他去了母亲当年读书的小学,在教室里坐了很久,想象着母亲当年在这里学习的场景;他去了母亲当年放过牛的山坡,迎着风,仿佛能听到母亲当年的歌声;他去了母亲当年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河边,捡起一块石头,扔进水里,看着泛起的涟漪,仿佛看到了母亲当年的笑容。
在村里的一位老人家里,林风还听到了一个关于母亲的秘密。老人说,母亲当年离开家乡,不仅仅是为了读书和实现梦想,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爱上了一个城里的男孩,可外公外婆不同意,觉得那个男孩不靠谱,怕母亲嫁过去会受委屈。母亲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可后来,那个男孩却辜负了母亲,在母亲怀孕的时候抛弃了她。母亲一个人带着身孕,在城里艰难地生活,从未向家里人提起过这件事,怕外公外婆担心,也怕被乡亲们笑话。
林风听着老人的话,心里更加难受。他终于明白,母亲当年为什么那么坚强,为什么那么不容易。她不仅要承受生活的压力,还要承受感情的背叛,可她从来没在他面前表现出一丝脆弱,总是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爱呵护他成长。
在青溪村待了半个月后,林风决定离开。他要带着母亲的日记本和长命锁,回到城里,把母亲的故事整理出来,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人知道母亲的坚强和伟大。他还要成立一个基金会,帮助那些像母亲一样在困境中挣扎的女性,实现她们的梦想,让她们不再像母亲一样孤单和无助。
离开的那天,村里的乡亲们都来送他。王奶奶给了他一袋栀子花干,说那是母亲当年最喜欢的花,让他泡在水里喝,就像母亲在他身边一样。李爷爷给了他一把自己做的木梳,说那是用村里老樟树的木头做的,让他每当看到这把木梳,就想起青溪村,想起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