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思乡镇里思乡(二) (第2/3页)
己刚来到思乡镇的时候,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心里充满了迷茫和不安。而现在,他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都让他感到亲切和温暖。
突然,一阵熟悉的歌声传来。林风抬头一看,原来是几个村民在河边唱歌,唱的是思乡镇的民谣。那歌声悠扬、婉转,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林风跟着歌声轻轻哼唱起来,眼眶再一次湿润了。
他拿出手机,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爸,妈,我再过几天就回去了。”“好啊,儿子,我们都盼着你回来呢。” 妈妈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妈,我在思乡镇遇到了很多好人,这里的风景也很美,等我回去了,给你们讲讲这里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咱们一起来这里看看。”“好啊,我们都听你的。”
挂了电话,林风站起身,沿着河边慢慢走着。他知道,无论他走多远,思乡镇都会成为他心里最珍贵的回忆。这里的人们,这里的风景,这里的一切,都将永远留在他的心里。
调研工作结束的前一天,思乡镇的村民们为林风举办了一场欢送会。大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老爷爷和老奶奶也来了,老奶奶拉着林风的手,依依不舍地说:“林风啊,以后有空一定要常回来看看,我们都惦记着你。”
林风点点头,说道:“爷爷奶奶,我一定会回来的,这里就是我的家。”
欢送会结束后,林风回到旅馆,收拾好行李。他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思乡镇,心里充满了不舍。他想起了初到思乡镇时的迷茫,想起了和村民们一起劳作的快乐,想起了中秋夜和老爷爷、老奶奶一起赏月的温馨,想起了帮助小女孩找到妈妈的成就感…… 这些回忆,都将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天一早,林风提着行李,准备离开思乡镇。村民们都来送他,老爷爷和老奶奶还给他准备了很多土特产,有自己种的蔬菜,有手工做的腊肉,还有老奶奶亲手做的月饼。
“林风啊,路上小心,到了城里给我们报个平安。” 老爷爷说道。“林风啊,记得常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都等着你回来。” 老奶奶说道。
林风点点头,眼里含着泪水,说道:“谢谢大家,我会想你们的,我一定会回来的。”
汽车缓缓开动,林风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村民们渐渐远去,心里充满了不舍。他知道,这次离开,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会把在思乡镇的经历和感悟带回城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会常回来看看,看看这里的人们,看看这里的风景,看看他心中的第二个故乡。
汽车驶离了思乡镇,可林风的心,却永远留在了这里。他知道,无论他走到哪里,思乡镇都会是他心里最温暖的港湾,这里的乡愁,也将永远陪伴着他,激励着他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份情感。
林风回到城里已有半年,可思乡镇的一切仍时常在他脑海中浮现。办公桌上压着那张在思乡山顶拍下的全景照,相框边缘被他摩挲得有些发亮;抽屉里藏着老奶奶送的土布手帕,每次摸到那粗糙却温暖的布料,仿佛还能闻到阳光与皂角的味道。
这天午休,他正对着电脑修改项目方案,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 “思乡镇王叔”—— 那是旅馆老板,当初林风离开时,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他连忙接起电话,王叔爽朗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林风啊,还记得我不?告诉你个好消息,咱们镇的乡村旅游规划批下来啦!大伙都惦记着你,想请你回来帮帮忙,你看方便不?”
林风的心猛地一跳,手里的笔 “啪” 地掉在桌上。他想起离开时对村民们说的 “我一定会回来”,想起那些在稻田里插过的秧、古桥上听过的风、中秋夜吃过的月饼。“王叔,我当然方便!”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我这就向公司申请,尽快回去!”
挂了电话,林风再也无心工作。他翻出压在文件堆下的调研笔记,泛黄的纸页上记满了村民的建议:“望乡山步道可以加些休息亭”“思乡河沿岸能种些垂柳”“古村落的老房子得好好修,别让它塌了”…… 每一条后面都画着小小的对勾,那是他当时暗下决心要实现的承诺。
一周后,林风再次踏上了前往思乡镇的路。汽车驶进主街时,他一眼就看到了变化:街口立起了木质牌坊,上面刻着 “思乡镇” 三个烫金大字,两旁挂着红灯笼;曾经坑洼的路面铺成了青石板,几个孩子踩着滑板车呼啸而过,留下一串笑声。
“林风!这里!” 王叔早已在牌坊下等候,身边还站着老爷爷和老奶奶。老奶奶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着:“瘦了点,是不是城里工作太累?快跟我回家,我给你炖了鸡汤。” 老爷爷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当晚,村民们又聚到了一起,还是在老奶奶家的四合院。院子里摆了两桌菜,炖鸡汤、炒腊肉、凉拌野菜,都是林风熟悉的味道。大家围着他问个不停,“城里的地铁是不是比汽车快?”“听说高楼里能看到云彩,是真的吗?”“咱们的旅游项目啥时候能开工?” 林风一一回答,看着满院熟悉的笑脸,心里满是踏实。
席间,村支书拿出一份规划图,铺在桌上:“林风,你是专业的,这图你帮着看看,哪里需要改。” 林风凑过去,指着图上的古村落区域:“这里的老房子得保留原貌,咱们可以把部分民居改成民宿,让游客体验老底子的生活;望乡山的步道要修得缓一点,方便老人和小孩走,再在山顶建个观景台,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村民们听得频频点头,王叔一拍大腿:“就按林风说的来!咱们明天就分工,年轻人去清理步道,老人在家做些手工,等游客来了能卖些钱。” 林风看着大家干劲十足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热流 —— 他知道,自己这次回来,不仅是为了兑现承诺,更是为了守护这份让他牵挂的乡愁。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风就跟着村民们上了望乡山。山路比他上次来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