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眠山触景生情(一) (第2/3页)
和木头的香味。屋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旧木桌,两把椅子,一个靠墙的木柜,还有一张铺着粗布床单的木板床。桌子上放着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碗里还剩一点米汤,旁边摆着一把竹勺,像是刚有人用过。
“有人吗?” 林风轻声喊了一句,没人回应。他走进屋里,目光被木柜上的一个物件吸引了 —— 那是一个老旧的收音机,黑色的外壳,上面的旋钮已经有些生锈,天线也歪了一边,看起来和他小时候家里的那台一模一样。
他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收音机,指尖触到冰凉的外壳,记忆忽然像潮水般涌来。小时候,他家住在老城区的平房里,父亲最喜欢的就是这台收音机,每天晚上,他都会坐在桌边,一边听收音机里的评书,一边给林风剥橘子。橘子的香味混着收音机里的声音,是他童年最温暖的记忆。后来搬家,那台收音机不知道被遗落在了哪里,他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没想到,在这眠山深处的木屋里,竟然能看到一模一样的。
他试着拧了拧收音机的旋钮,“滋滋” 的电流声传来,没有清晰的频道,只有断断续续的杂音。但就算是这样,他也觉得很亲切,仿佛又听到了父亲当年听的评书声,看到了父亲剥橘子时专注的神情。他把收音机放回原处,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像是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宝物。
木柜的抽屉没有锁,他拉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些旧物:一本泛黄的日历,上面的日期停留在五年前的秋天;几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手里拿着一把柴刀,笑容慈祥;还有一个用竹编的小篮子,篮子里放着几颗晒干的野果。
林风拿起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老人站在木屋前的竹林边,背景里的竹子和现在一样茂盛。他猜,这大概是木屋的主人。不知道老人现在去了哪里,是下山了,还是去山里采药了?
院子里有一口压水井,林风走过去,试着压了几下,清冽的水从水龙头里流出来,溅在地上,留下一圈湿痕。他用手接了些水,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比城市里的矿泉水还好喝。他想起小时候,家里也有一口这样的压水井,夏天的时候,他最喜欢帮父亲压水,冰凉的水溅在手上,特别舒服。父亲总是笑着说:“林风,慢点压,别把水溅到身上。”
夕阳西下的时候,木屋的主人还没回来。林风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看着远处的山渐渐被染上金色,风从竹林里吹过,发出 “沙沙” 的响声,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他忽然觉得,这间木屋,这些旧物,像是一扇门,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让那些被他尘封的往事,一一浮现在眼前。
他想起父亲生病的时候,躺在病床上,还惦记着家里的那台收音机,说等病好了,还要听评书。可最后,父亲还是没能等到那一天。他想起自己在城市里打拼,为了所谓的成功,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甚至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差点因为加班而错过。想到这里,他心里一阵愧疚,眼眶又热了。
夜色慢慢降临,山里的气温降了下来,风也变得有些凉。林风站起身,准备离开木屋。他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眼,屋里的光线虽然暗,但却让人觉得温暖。他想,或许明天,他还会来这里,看看木屋的主人是不是回来了,听听那台老旧的收音机,能不能再传出声音。这眠山的木屋,好像有一股魔力,让他不想离开,只想在这里,静静地感受时光的流逝,回忆那些温暖的过往。
夜里下了一场雨。林风住在山腰的一家民宿里,民宿是当地人开的,很简陋,但很干净。躺在床上,他听着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的,像一首温柔的催眠曲。雨声里夹杂着风吹树叶的声音,还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蛙鸣,让这山间的夜,显得格外宁静。
他很久没有这样安稳地听过雨了。在城市里,下雨的时候,他要么在加班,听着窗外的雨声,心里只有焦虑;要么在堵车的路上,听着雨刮器 “啪嗒啪嗒” 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