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镜湖迷踪(一) (第3/3页)
瑶靠在他肩上,轻声说:“以后,我们再也不会让外人来打扰潭底的平静了。”
林风握紧她的手,看向湖心的双星。月光洒在水面上,组成了双鱼的图案,像是在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他知道,爷爷的 “归处” 不仅是潭底的石屋,更是这份守护的责任。而他,会带着这份责任,一直守护着落星潭,守护着镜魂,守护着身边的人。
深秋的落星潭开始结起薄冰,林风坐在火塘边,擦拭着父亲留下的短刀。阿瑶正整理着新采的草药,忽然发现药篓里混进了一片奇特的叶子 —— 叶面泛着银光,边缘有锯齿状的纹路,和日记里描写的 “镜魂草” 一模一样。
“这草只有潭底石屋附近才有。” 阿瑶拿着叶子走到林风身边,眉头微蹙,“难道有人去过石屋?” 林风立刻起身,抓起鱼符和手电筒:“我们去看看。”
两人划着木船来到湖心,林风潜入水下,发现石屋的门竟虚掩着。他推开门,里面的青铜器散落一地,铜镜上布满了划痕。突然,他注意到墙角有个熟悉的记号 —— 是爷爷日记里画过的三角符号,旁边还刻着个 “林” 字。
“这是爷爷的记号!” 林风浮出水面,激动地对阿瑶说,“他当年可能没离开石屋,而是躲在了什么地方!” 阿瑶立刻拿出哨子,吹响银哨。引路鱼很快聚集过来,朝着潭西北方向游去。
顺着引路鱼的指引,他们在岸边的山洞里发现了一条密道。密道尽头有扇石门,门上刻着双鱼图案。林风将鱼符贴上去,石门缓缓打开,里面竟是间密室,墙上挂满了地图和书信,桌案上放着个陈旧的皮箱。
“这是爷爷的皮箱!” 林风打开皮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一本残缺的账簿,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 照片里,爷爷站在一座古寺前,身边站着个穿军装的男人,胸前别着枚青铜徽章,徽章上的图案和鱼符上的鱼纹如出一辙。
“这个男人是我爹的战友。” 阿瑶突然开口,指着照片里的军装男人,“我娘说过,当年我爹就是跟着他去寻找镜魂,后来再也没回来。” 林风拿起账簿,上面记录着 1925 年的收支情况,最后一页写着:“古寺藏秘,镜魂归位,需双鱼血。”
“古寺?” 林风看着照片里的古寺,忽然想起二叔公说过,湘西有座 “镜心寺”,据说建于唐代,里面藏着关于镜湖的秘密。“我们明天去镜心寺看看。” 林风将皮箱收好,握紧了手中的鱼符。他知道,爷爷的踪迹、父亲的下落,还有镜魂的秘密,都藏在那座古寺里。
次日清晨,两人背着行囊前往镜心寺。山路崎岖,沿途的树木上刻着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指引。快到寺门时,他们看见一个穿灰色僧袍的老和尚,正坐在台阶上敲着木鱼。
“施主可是来寻‘双鱼血’的?” 老和尚抬起头,目光落在林风手中的鱼符上,“三十年前,有个姓林的施主也来过这里,留下了一句话:‘镜心寺里藏镜魂,双鱼相合破迷阵’。”
林风心中一震,连忙追问:“您知道他去了哪里吗?” 老和尚摇摇头,递给林风一枚佛珠:“这是那位施主留下的,说等持鱼符者来,便交给他。佛珠里藏着古寺的地图,能找到镜魂的藏身之处。”
接过佛珠,林风感觉掌心传来一阵温热。他将佛珠拆开,里面果然藏着一张微型地图,标注着古寺地宫的位置。阿瑶看着地图,忽然想起母亲日记里的话:“地宫有九道石门,每道石门都需要不同的信物才能打开。双鱼符是第一道门的钥匙,剩下的八道门,需要守潭人的血和其他信物。”
林风握紧阿瑶的手,眼神坚定:“不管有多少道石门,我们都要走下去,找到爷爷和你爹的下落,揭开镜魂的秘密。” 老和尚看着他们,双手合十:“施主心地善良,定能渡过难关。只是地宫凶险,切记不可贪心,否则会被镜魂反噬。”
两人谢过老和尚,按照地图的指引,来到古寺后院的枯井旁。枯井壁上有个暗格,林风将鱼符插进去,井底传来一阵轰鸣声,随即出现了一道石阶,通向黑暗的地宫。
走进地宫,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石阶两旁的墙壁上刻着壁画,描绘着古代人祭祀镜魂的场景 —— 穿长袍的祭司手持双鱼符,守潭人跪在铜镜前,将血滴在镜面上,镜中浮现出星神的模样。
“这壁画和潭底石屋的一模一样。” 阿瑶指着壁画,“看来镜魂真的是星神所化。” 林风拿出手电筒,照向前方的石门:“第一道门到了。” 他将鱼符贴在石门上,石门缓缓打开,里面是条狭长的通道,通道两侧摆满了陶罐,每个陶罐上都刻着不同的星象图案。
“小心点,这些陶罐可能有机关。” 阿瑶拉住林风,从怀里摸出个香囊,“这是我娘做的避邪香囊,能感应到危险。” 香囊刚靠近第一个陶罐,就发出了微弱的红光。林风立刻停下脚步,仔细观察陶罐,发现罐口缠着细细的丝线,连接着头顶的石钟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