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六十三章竹林里的绿衣飘(一) (第1/3页)
林砚捏着那张泛黄的信纸,指腹在 “青雾竹海,绿衣候君” 八个瘦金体上反复摩挲。信纸边缘泛着潮气,仿佛刚从竹林深处的晨露里捞出来,右下角画着一朵残缺的绿梅,墨色晕染得像要渗进纸背。
“这地方连导航都搜不到,你确定要去?” 好友陈默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我查了三天,关于青雾竹海的记载只有一句 ——‘雾锁千竿,人入不返’,听着就像恐怖片开头。”
林砚望向窗外,初夏的阳光把梧桐叶晒得发亮,可他手里的信纸却透着一股阴凉。一周前,他在旧书市场淘到一本民国时期的《异境札记》,书页间夹着这封信,信封上没有寄件人,只写着 “林砚亲启”。作为民俗探险博主,他对这种神秘邀约毫无抵抗力,更何况札记里关于青雾竹海的只言片语,提到了 “绿衣女子,引客寻秘”,与信中的 “绿衣候君” 恰好呼应。
“越是没人去,越有探索的价值。” 林砚把信纸折好放进防水袋,“我已经订了去邻市的车票,明天出发,你要是怕了,就帮我盯着后台评论。”
陈默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怕?我是怕你出事。这样,你每天固定时间给我发定位,一旦失联,我立刻报警。对了,把札记里的内容拍给我,我再帮你查查有没有其他线索。”
挂了电话,林砚翻开《异境札记》,泛黄的纸页上,钢笔字迹有些模糊:“青雾竹海位于渝东南深谷,传为明末隐士所植。每至晨雾弥漫时,可见绿衣女子立于竹梢,裙摆随风飘动,似在指引方向。然入林者多迷失,唯携绿梅信物者可辨归途……” 他盯着 “绿梅信物” 四个字,又看了看信纸上的绿梅图案,心跳莫名快了几分。
第二天清晨,林砚背着登山包,站在青雾竹海入口的石碑前。石碑上 “青雾竹海” 四个大字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周围杂草丛生,只有一条被踩出的小径通向竹林深处,雾气像轻纱一样缠绕在竹梢,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和淡淡的潮湿气息。
他打开手机,信号格只剩下一格,给陈默发了定位后,便沿着小径走进竹林。刚走几步,身后的阳光就被茂密的竹叶挡住,四周瞬间暗了下来,只有零星的光斑透过叶缝落在地上。小径两旁的竹子高大挺拔,碗口粗的竹干笔直向上,枝叶交错,形成一片密不透风的绿色穹顶,连鸟鸣声都听不到,只有风吹过竹叶的 “沙沙” 声,格外清晰。
走了大约半小时,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五米。林砚掏出指南针,指针却在疯狂转动,根本无法辨别方向。他心里咯噔一下,想起陈默说的 “人入不返”,正想掏出手机再发个定位,却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轻微的 “窸窣” 声,像是裙摆摩擦竹叶的声音。
他屏住呼吸,慢慢向前走了几步,透过雾气,隐约看到前方不远处的竹梢上,站着一个穿绿色长裙的女子。女子背对着他,乌黑的长发垂到腰间,裙摆被风吹得轻轻飘动,就像一片绿叶在竹梢上飞舞。
“请问,是你给我寄的信吗?” 林砚试探着喊了一声,声音在竹林里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那绿衣女子似乎没听到他的声音,依旧站在竹梢上,缓缓朝着竹林深处移动。林砚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他知道这样很冒险,但信中的邀约、札记里的记载,还有眼前这神秘的绿衣女子,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让他无法停下脚步。
跟着绿衣女子走了大约十几分钟,雾气渐渐稀薄,前方突然出现一片开阔的空地。空地上长满了翠绿的苔藓,中央有一口古井,井台上刻着复杂的花纹,井口冒着淡淡的白雾。而那绿衣女子,就站在井台边,缓缓转过身来。
林砚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女子的脸庞白皙如玉,眉如远山,眼似秋水,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可她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神采,像是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更诡异的是,她的双脚根本没有踩在井台上,而是悬浮在半空中,裙摆依旧随风飘动,却没有带动周围的雾气。
“你是谁?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林砚握紧了登山包上的求生哨,警惕地看着女子。
女子没有说话,只是伸出右手,指向井口。林砚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发现井口的白雾中,隐约浮现出一些画面 —— 一群穿着古装的人在竹林里种植竹子,一个穿绿衣的女子在井边梳妆,还有人拿着锄头在空地上挖掘…… 画面断断续续,像一场模糊的电影。
就在林砚想看得更清楚的时候,女子突然消失了,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周围的雾气再次变得浓厚,井台上的花纹开始发出淡淡的绿光,井口的白雾也越来越浓,隐约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从竹林深处飘来,带着一丝忧伤。
林砚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他走到井台边,仔细观察着那些花纹,发现花纹的形状和《异境札记》里插图的图案一模一样,都是一朵残缺的绿梅。他掏出信纸,对比了一下,信纸上的绿梅图案和井台花纹完全吻合,连花瓣的残缺位置都分毫不差。
“难道这封信和这口井有关?” 林砚蹲下身,想摸一摸井台的花纹,手指刚碰到石头,就感觉一股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