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第2/3页)
初恋,他所有坚信的一切。
但沈一弓却给了他一线光明。
故事临近结局时,他重新拾起了“底线”,他会愿意以牺牲去成全别人,而不是把冷漠通行到底。他和程长宇决斗的最后想的是什么呢?归根结底无非还是以个人牺牲换取更多人的幸存。
沈一弓一直以来都那么被动,可随着他的成长,他一步步把控住了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彻底被仇恨冲昏头脑,陷入罪恶的深渊。稍有偏差他极有可能会成长为和霍左一模一样的人,但他个性中保持的赤子之心与近乎偏执的正义感让他在风雨飘摇之中找到了他要坚守的东西。是,后来他和他曾经厌恶的人越来越像了,可他终归不是那样的人。
他的成长既主动又被动,进一步的去承担更多,且一步一个脚印沉稳地朝前方而去。内部的倾轧与暗杀,外部的战乱与纷杂,他都能坦然面对,尽自己所能保护更多的人,做一个大丈夫。
他也终于能明白霍左生命力最为悲凉的那一部分究竟来源于何处,也终于有底气托起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继续行走下去。
就是这样两个人,这样两个相爱的男人。
他们真的很好。
【二】
我听着《ISEEFIRE》在全文写完之后第二天写下这部分。它也是我在创作上海沦陷之后不断单曲循环的一首歌。我喜欢它的歌词,与我想写的部分不谋而合。
“NowIseefire,insidethemountain吾见烈焰,坳中熊熊
Iseefire,burningthetrees吾见烈焰,席卷山林
AndIseefire,hollowingsouls吾见烈焰,灼魂蚀魄
Iseefire,bloodinthebreeze吾见烈焰,如风饮血。”
当时为了写文查阅了大量和淞沪保卫战相关的资料,我曾经和读者们说过,我有两个完全避不开的泪点,一是生离死别完全无法避免的痛苦,二是战争来临那些牺牲在前线的战士。当战火蔓延,战士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