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龙衔烛篇 第八十二章 佑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卷三 龙衔烛篇 第八十二章 佑安 (第2/3页)

    他低下头,怔怔思索了一会,而后转过头去,看向身后的几人。

    安晴正一脸关切地望向他,苏青荷的脸上仍然带着错愕之情。

    胡不喜则早已收起了疑惑的表情,腆着肚子对赵无安挤眉弄眼起来。诸南盏看不下去,抬手给了他一个爆栗。

    赵无安轻笑。

    当初纵身闯入江湖,身怀着伽蓝安煦烈的决意。昆仑问道,苗疆死里逃生,久达寺一居十年。

    而今汴梁城上,万家灯火如星点,夜风飒飒,白衣红匣依旧。

    身随剑去十三年,我辈早非蓬蒿人。

    “未能替伽蓝重振名声,确是我此生唯一大憾。”他淡然说道。

    “不过。”

    赵无安重又抬起头来,扬眉宣目。

    “这一路走来,千难万苦,不负平生。”

    此话音落之时。

    整座繁华汴梁城。

    四墙、九塔、十七门、四十六街、二百三十六楼。再加上太安门后,那座紫宸殿。

    一同升腾起令人眼花缭乱的绚烂光华,跃入夜空之中,绽放为璀璨烟花。漆黑夜空,一时恍若白昼。

    那一刹。繁华古城黯如永夜,天庭则有万家灯火,铺陈十里长空。

    震耳欲聋的响声贯彻在空中。闻川瑜留下的十万斤琉火药在一瞬之间尽数绽放,却无一人为之受伤。

    那眉眼温润的少年,并不是想要毁掉这座城市。

    他筹划十年,只不过是,想用自己的天纵之才,为这座繁华都城献上一场贺礼。

    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际绽放,明亮的碎铁自天空纷纷坠下,点缀在守城卫兵的肩头。

    士兵们都怔怔抬起头,不解地望着这一切。城内青石长街两旁,老树挂银花。

    银亮的烟花中,少年皇帝瞳子里也写满愕然。

    赵无安愣了愣,旋即反应过来,回给他一个淡然的笑。

    “无论是我曾后悔没做到过的事,还是那些我至今认为,与之相欠的人。”

    南疆某座寨子里头,仰首大口灌酒的苗族皇子,他身边一脸不情愿地坐着的瓦兰公主。

    子阳州口关隘前,身为当朝驸马、却仍自觉得欠了赵无安一杯酒的银甲将军。

    还有此时正驭甲如策马,自认办了坏事就匆匆跑离汴梁城的温润少年。

    “我与他们相遇,亦不负平生。”

    赵无安俯下身子,伸手按在背后的洛神剑匣上,对当朝皇帝深深行了一礼。

    “也望陛下,来日多思量。”

    听闻此言,皇帝愣住了,深深地愣住了。

    他从未想过,赵无安竟是这样一个人。

    历尽千辛万苦走到他的面前,甚至在大相国寺中曾质问他何为君道的青年,他的意志本该早在荆棘密布的旅途中消磨殆尽,只剩下为故人而活的最后执念才对。

    可赵无安居然能放下这一切。

    他居然能坦然说出“无负平生”四字,居然能对与他所想之道截然不同的皇帝,说出“来日多思量”这样的话。

    就如太安门前,这位白衣居士何以甘心拔剑守国门,也是令皇帝疑惑至今的问题。

    但今夜,他似乎想通了些什么,又似懂非懂。

    皇帝尚在犹豫着,赵无安却已站直了身子,双手递出去一样东西。

    躺在他手心的,是早已被捏得变了形状的春意扣。

    一旁的宫娥迎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