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龙衔烛篇 第七十七章 闻川瑜 (第3/3页)
字排开在面前的桌子上。
菩萨蛮。苏幕遮。采桑子。鹊踏枝。虞美人。白头翁。
拔出最后一把剑的时候,他站起了身子。
洛神赋出匣,伴随隐约铮鸣。
“这些都是你的剑么?”他问。
闻川瑜狠狠道:“当然都是我的。”
赵无安眸中闪过一道黯然之色。把持着洛神赋的手,在那一刻微微顿了下。
但紧接着,他抬起了头来,平举洛神赋,直直注视着闻川瑜。
“不。”他说道,“洛神七剑,唯有这把洛神赋我可以给你。其余六把剑,不是你的。”
“分明是在强取豪夺……”闻川瑜冷笑。
“但也不是我的。”赵无安道。
闻川瑜为之一愣。
“这七把剑,都是洛剑七的,后来转交给了林芸。”赵无安淡淡说着一些二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她是你的母亲,也是我的师父,待我如再生父母。”
“林大娘去世前,我在她身边,自她手中亲自接过这方洛神剑匣,并非我愿。如果可以,我也愿意就此丢下肩上的洛神剑匣,从此浪荡江湖,也好歹混个逍遥快活。
“但我不能。
“这方洛神剑匣,它不仅是洛剑七,也不仅是林芸。同样的,它不是你闻川瑜,也不是我赵无安。”
“……你这岂不是废话!”闻川瑜咬牙切齿。
赵无安垂下眉头,视线自面前长桌上的六柄飞剑上扫过。
“菩萨蛮,得姜入海道蕴。姜入海曾在雄刀百会上一人力斗七十余刀道豪雄,自此闯入江湖,刀酒相伴,豪放快意。
“苏幕遮,得严道活道蕴。初入江湖的昆仑仙姑,受尽伤痛,最终仍是在飞狐城外一剑问天,替身后数万黎民挡下一千六百骑。
“采桑子,得吴九灏道蕴。生于南唐书香门第,本该终日浑噩。但为李氏兄妹,他毅然孤身一人深入北辽,万军之中,立地破九境,为当世剑仙。
“鹊踏枝,得苏长堤道蕴。大宋开国十大雅士之首,运筹帷幄千里,高粱河毁于一旦,此后二十年不曾再见解晖。他虽倔强,却不无为幽州四十万户百姓日夜忧思。
“虞美人,得李荆道蕴。身为前朝皇室子弟,却身先士卒,关外吐血三斗,暴毙于幽州城下。”
赵无安的视线落到最后一柄白头翁,踌躇道:“解晖……”
“你说的这些我全都听过!那又如何!?”闻川瑜愤怒道。
“这天地可曾浊清明辨?故人之死,可有后人相追?大宋、造叶、契丹,尽数是一丘之貉!张目只见到这天地海清河晏,却不知闭目后横尸千里、骨血堆山!”
少年的瞳子里跳跃着怒火。
“做什么都是无济于事。”他幽幽道,“天下永无安宁之日,倒不如把一切都焚个干净。用这无明之火,换山河无暇。”
赵无安道:“你并非恨我,而是憎恶这天下,迁怒于我。”
闻川瑜微眯的眸子里,荡起一道残酷笑意。
“没错。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