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龙衔烛篇 第三十一章 丢剑 (第2/3页)
此后可没我什么事了,别再想着让我帮你。”苏青荷转过身去。
赵无安笑道:“你不好奇?”
“好奇会惹祸。祖父说的。”苏青荷头也不回。
“我身上藏了这么多秘密,你倒是第一个丝毫都不好奇的。”赵无安道。
“还有事吗?无事我要送客了。”苏青荷道。
“有。”赵无安一本正经。
“还真有?”苏青荷一愣。
赵无安幽幽道:“我想知道蒋濂究竟是何方人物。你既拜托他去庐州寻我,应该对此人至少有些了解。”
听赵无安提起蒋濂这个名字,苏青荷怔了怔,犹豫片刻,反问道:“他和你还有交集?”
“交集可大了。叫我今天去怀星阁顶上的就是他。他放了鸽子,我倒是差点被人杀了。”
苏青荷低头,若有所思道:“他本不该再来找你的才对。”
“什么意思?”赵无安问道。
“我和蒋濂,是多年的同窗。自我随来了汴梁之后,便是一同念的私塾,同一年应的考。只不过名次有差,我中了举,他却名落孙山。”苏青荷幽幽道。
“这么说来,你们比我想的要熟啊。”赵无安话里话外都是幽怨之意。
毕竟差点死在文圣笔下头,即使对赵无安而言,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体验。
“倒并非如此。蒋濂在班中沉默寡言,诗书也并无拿得出手的地方,与我也不过是点头之交。不过我离开汴梁,赶赴淮西就任佥事的那夜,他曾找到过我,求了我一件事情。”
“何事?”
“剿灭罗衣阁。”苏青荷一字一句。
赵无安一愣:“他求你剿了罗衣阁?”
“对。虽不知他意欲何为,但的确是把数年的同窗情谊都摆上了桌子,求我去做这件事情。”苏青荷道,“所以,我倒觉得以他的为人,不至于将你骗入死地。”
这可不一定,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赵无安心底默默想道。安晴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兄长,便是那纵横江上的大盗兰舟子。
但他终究没有说出来。苏青荷的表情也不似说谎。蒋濂为何委托苏青荷这样一件事情,也是颇为奇怪的。
“他与罗衣阁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达不休。我与他毕竟只是同窗情谊,又急赶路,没有细问。往后再想起来时,也觉得专为此事修书有些不妥,便一直未曾问过。去年九月,两浙黑市上忽传出了一柄天价宝刀的消息,我顺藤摸瓜,发现其间有罗衣阁的影子,便穷追不舍,也是想了却旧友的一桩心事。”
赵无安慢慢锁起眉头。
“那后来我与胡不喜在庐州遇见他,也是你靠同窗情谊相托?”
“因他初试不中之后便未再科举,那时方在庐州地界做些生意,我便托他留心一番。”
“他从未提过与你是同窗。”赵无安道。
苏青荷瞳中闪过一道落寞神色,敛容道:“自我出任佥事而他落榜之后,原本泛泛之交,更显疏离。如今他见我,甚至必喊一声大人,才能续言。”
赵无安怔了怔,难得抚掌道:“毕竟世道如此,也非他错。蒋濂为人处世,倒是比我这居士精明得多。”
“若是张口闭口大人就能算作处世精明,那我宁可钝如愚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