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琴钟篇 第十七章 姓唐的军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卷三 琴钟篇 第十七章 姓唐的军人 (第3/3页)

    宁丹桐苦笑了一声,骤然丢开长刀,双掌扣琴向前推了过去,正中许昶胸口。

    “砰!”

    许昶瞬间喷出一口鲜血,脸色灰白,如纸片般向后悠悠倒了过去。

    “盟主真是个善人吗?以他的威望,只消振臂一呼,自有无数英杰要来解放这暮秀村,又何必劳你在村中孤军奋战至此?”

    许昶的眼瞳微微一缩。

    “我从聂家那里,听说了不少关于暮秀村的真相。”宁丹桐并不急着追击,而是站在原地静静道,“暮秀村,最开始的确是个牢笼,关押的尽是战犯、奸细与其亲族。”

    “当人失去自由的时候,一开始会狂躁难以自抑,久而久之,却会逐渐适应这个现实,从而变得沉默、乖巧、言听计从。但他们根本就不是从内心臣服于这座牢笼,而是为了取悦看守者——也就是那些纪师,以求早日获得自由。这是每一个失去自由的人,都会想到的法子。”

    他转过身去,目光自身后那些人身上一一扫过,笑道:“但是纪师们可不领情。”

    “暮秀村中,你能够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衣食住行,只要不离开这个村子,就不会有人来干涉你。唯一的要求就是,你终生不能离开这里。”宁丹桐摊开手,耸了耸肩膀。

    “所以,两相对比,答案便不言自明。在一个这样的牢笼之中,表现得太过正常的人,一定心中有着更大的野望。身为看守者,纪师们不会允许这样的人继续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大开杀戒,也就定下了暮秀村中这个代代相传的规矩。打从一开始,暮秀村就是一座特殊的牢笼。村民怡然自乐,却独独要遗世独立。”

    “所以呢?”许昶喘着气问。

    从被推出去的那一式中许昶已经看明白了。尽管他也算是这江湖上的佼佼者,却是注定打不过宁丹桐了。

    比起垂死挣扎,还不如把事情的真相给听个明白。这个他生活了这么久的村子,到底是个什么鬼玩意。

    “是谁设立了暮秀村,至今已不可考,但聂家主认为中原之上,只有骁勇好战的先帝才有这个胆魄。高梁河之战惨败之后,先帝心力交瘁,也就无力再管顾这远在南疆的暮秀村。纪师们只有自力更生,却不慎断在了二十年前,断在了你手上。”

    他饶有兴味地看着许昶。“你应该清楚我的意思。”

    许昶躺在地上,四肢张开,目光呆滞地望着灰暗的天空。乌云密布,将雨不雨。

    “我清楚。”许昶淡淡应道。

    二十年前,宁府的隔壁,就已经住着那个姓唐的老郎中,和他的两个儿子。

    暮秀村人口极多,却只有这二人,在战争爆发之时,被征召去了前线。去时是一对兄弟,回来则成了一具残躯并一卷马革。

    姓唐的老人为照顾儿子竭尽心力,几天几夜没合过眼,直到将断臂上的伤口感染尽数清理完毕时,才沉沉睡去,一睡便是一天。

    那时尚是个懵懂孩童的许昶,趁着老人熟睡之时,钻进了他那小儿子的房间。一边惊诧着这人竟然少了一条手臂,他一边用自己那只在泥塘中摸爬了一天、遍布污泥的小手,试着去碰了碰伤口。

    隔了几天,传来唐家小儿子因断臂感染而死的消息时,许昶正坐在台阶上,一脸专注地垒着从屋顶上捡来的瓦片。

    宁丹桐说,暮秀村有两位纪师,一位为琴,一位为钟。

    许昶其实也恍然大悟,暮秀村有两位纪师,一位姓唐,另一位也姓唐。

    之所以甘愿违抗盟主之命,放走唐冷,许昶多半也是因为心中有所歉疚。

    “我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