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一炮成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一炮成名 (第2/3页)

迫击炮”、“八二无座力炮”以及“一00迫击炮”。火炮的发射与后座就是地道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也可以说成是我和刘大卵子白话的“屁崩原理”。

    刘大卵子突然来了精神,他的“大卵子”外号也就在那会儿推向全队,一度冲出大队走向全院,可谓一炮走红。这厮成天捧着各种炮兵资料翻看,貌似对炮兵很有研究,这点大家都很清楚,我也不敢跟他过于较真,确实没他懂行。

    “迫击炮,瞎胡闹,打不响,往外倒”第一次听这经典的顺口溜还是从刘立军那张破嘴里倒出来的。

    火炮被斯大林尊为“战争之神”,在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有目共睹,所带来的震撼无与伦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火炮造成的伤亡超过战场全部伤亡的60%,是不折不扣的“头号杀手”,“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其中迫击炮作为各种大口径火炮的“小老弟”一直被不懂行的傻逼们所轻视,如刘大卵子所说的“瞎胡闹”之类,纯属无稽之谈。多种数据证明,几次大的战争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火炮就是迫击炮,造成人员伤亡率应在炮兵毁敌伤亡率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多么恐怖的数据,怎么能说是瞎胡闹?这种射角大、弹道弯曲,高射界射击的曲射火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适于伴随步兵行动,歼灭遮蔽物后和位于反斜面上的目标极其有效,属于近程面杀伤武器。

    被称为“中国炮神”的赵章成少将曾用一门“八二迫击炮”仅有三发炮弹掩护17勇士强渡大渡河,在没有瞄准装置,没有架腿、座板的情况下实施简易射击,第一炮命中反扑之敌,第二炮命中敌战场指挥官,第三炮打乱敌战斗队形,神奇三炮,一战成名,连林彪都称赞“要象赵章成同志那样,使技术达到了艺术的标准。”

    我们都对这神奇的小炮产生了兴趣,课听的非常认真,练习的也非常刻苦,没有闲心跟刘大卵子抬什么杠子,把心思都用在了操炮训练上。

    每天靶场上训练的时候,眼看着炮兵队的弟兄打实弹,真带劲,眼睛紧跟着出膛的炮弹一直能盯到弹丸翻滚到空中最高点位置,抛物线下落的时候基本就看不到了,而后就是目标位置出现一股浓烟,很长时间才能听到闷雷似的爆炸声,和雷电原理一样,声音传来要比光速慢的多。除了多管火箭炮能看到炮弹发射出膛的一段轨迹,再就是这迫击炮弹能让弟兄们大饱眼福,其他任何火炮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