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吃定我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吃定我了 (第2/3页)

些亡魂自然而然的就不会找刘大妈的晦气,当问及來多少人合适的时候,这孙说了,人是越多越好,到时候他会亲自过來参加。

    这俩人不放心,又询问如果摆完席了,他们的母亲能挺多久,毕竟这俩孩希望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題,这赵神仙拍胸脯保证至少二十年内沒问題。

    俩孩一想,自己母亲都七十多了,二十年就是九十多,行,这个可以有,就答应了赵神仙,可当赵神仙走了后,这俩孩可就郁闷咯。

    首先吃饭得有个由头吧,就如我刚刚所说的,也不是娶妻生的,办的哪门事情啊,想來想去,只好利用刘大妈大病初愈为由头來摆三天的流水席。

    其次,就是通知这些村民啊,人家赵神仙也说了,人是越多月好,沒走的直接打个招呼就好了,可还有那些沒过來看热闹的人呢,于是就只好利用村里的大喇叭不间断的广播,让余下的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再次,就是赶紧联系能够办这种事情的专业人员了,北方这边的农村办事情,有很多选择在家里办,因此就产生了特定为这种红白喜事做饭的行业,里面由几个厨师和一群老娘们组成。

    厨师自然不用多说,那群老娘们主要充当服务员的角色,而且这群人手里都有桌、椅、碗筷等物件儿,只要这边出钱,人家就连家伙带人都來服务,我因为经常到各地主持婚礼,所以能够见识到这样的情况,了解的也比较多。

    最后,就是经济方面了,我简单的打听了一番,单单的请这个赵神仙,刘家就花了近一万元钱,而且这次赵神仙所谓的流水席,是要吃上三整天的。

    也就是每天两顿辅席和一顿主席,三天就是吃九顿饭啊,读者要是问我,那就一分钱礼金不收吗,我告诉你,收,但绝对是赔本的买卖。

    在北方的农村,一般坐席都随礼,全家随一份礼钱吃三天九顿饭,你认为随多少钱合适,五百,别逗了,有的祖孙三代算一家,过來吃三天,然后随五十元钱的,尼玛,我都无奈了。

    前文我也说了,刘家不是什么有钱人,儿女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这尼玛按照一次五十桌,每桌八个人(农村都是八人一桌)來计算,那就是四百人吃九顿饭,再按照每桌大平均二百元计算,一次就得一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