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3章 募兵(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73章 募兵(上) (第2/3页)

,上了战场,那就全凭运气了。

    所以那些不甘心被困在土地上一辈子半死不活的青壮之丁,听到安邑有招兵的消息,都非常地积极踊跃。

    毕竟曹亮给出的待遇十分优厚,就连河东郡的郡兵都有些眼红了,如果不是军队有限制,他们都恨得转投到平北将军麾下去。

    虽然报名的人挺多,但曹亮却不是什么人都收,首先是年龄,曹亮要求下限十五,上限三十五,太小的不要,太大的也不要。

    毕竟曹亮这是看眼于培养属于自己的力量,平定匈奴叛乱,只是眼下的事,更长远的是,和司马家的较量,这才是一场真正的持久战,曹亮募兵,必须做长远的考虑,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现在招一些四十五十岁的人进来,还没几年就老了,完全用不上啊。

    自己这里可不是养老院,所以曹亮要求应征的必须是青壮丁。

    其次是身体条件和技能本领,老弱病残的一律bass掉,优先考虑有技能技术的,比如说原先是铁匠木匠医匠的这些手艺人,曹亮会优先录取,甚至根据技能水平,放宽年龄的限制。

    对此,许多人甚为不理解,曹亮只招青壮丁,这完全是正常的,但曹亮特意地招一些铁匠木匠入伍,他们就倍感疑惑了,军队是打仗的队伍,要这些匠人能有什么用?

    对此,曹亮只是一笑付之,这些匠人对曹亮来说,是有大用的,军队的战斗力提升可不光是依靠勇敢善战的士兵,军械装备的优劣同样可以决定战斗力的强弱,曹亮计划着专门地组建一个军械营,设计建造维护军械设备。

    只有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曹亮才敢于把先前那些一直藏匿着的配重式投石车、连发式投石车和连弩拿出来,进行批量地生产,真正地装备到军中。

    当然,还有许多当前武器装备的改进型,也需要曹亮去研发。

    不得不说马钧在制造发明方面,确实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