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6章 北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6章 北上 (第2/3页)

,便是首当其冲,迁都南京,意味着此战不仅不可避免,还毫无退路,是破釜沉舟之举。

    至于赋税,此乃国政,我身为礼部尚书,唯有支持二字,你若再胡言乱语,莫要怪为父大义灭亲!”

    郭保坤吓了一跳,他很少见过自己的父亲如此郑重严肃的时候,尤其是那股森冷的神色,让他丝毫不怀疑大义灭亲四个字的分量。

    他面色惨白,慌不迭的跪下。

    “孩儿知错了,父亲还请息怒。”

    见郭保坤的模样,郭攸之神情缓和了不少,他将郭保坤搀扶起来,语重心长的说道:“当今陛下与过去,乃是历史上记载的所有皇帝都不同,跟陛下对着干,便是所谓的大宗师也要死无葬身之地,何况你我?

    位高权重,却没有真正的力量加身,又有何用?”

    说着,他神情沉重了几分。

    “你可知,短短月余时间,清查整个京都的人口田亩,征收如此庞大的赋税,京都还能够维持如今的安定,需要耗费多大的心力和人手吗?

    陛下虽然还未正式登基,可手下的能人才干之人却不在少数。

    我们郭家能够安安稳稳的跟随新君迁都,已经是难得之事。

    你日后便懂了。”

    郭保坤低着头,默然不言,礼部尚书之子,曾经他能够凭借着这个身份横行霸市,可如今,却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总觉着,这个国家,乃至整个天下都会迎来一场大变。

    浩浩汤汤,仅仅只是窥见一丝迹象,便已经是天翻地覆。

    ……

    李承乾一行并非直往北方而上,而是先行绕道江南路,再过江北路,经由东山路,越过沧州路,横穿太原路,最终淌过雾渡河,行往南京城。

    历经数月,曾经加上禁军约莫五万余人的队伍已经扩张到了超过二十万人。

    简单会见了一面五路总督,走到哪,政策便也推行到哪。

    有着监察院四处打前站,倒也并非耗费什么时间。

    主要是论细致也比不上京都就是了。

    但在各方势力的努力下,新政推行的倒也还算顺畅。

    这多数来的十五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