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2章 高衙内的上进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2章 高衙内的上进心 (第2/3页)

闻鼓嘛!高衙内是汴京城的纨绔,自然知道登闻鼓一敲,天子便不得不见的道理。此地距离登闻鼓院不远,洒家这就去也。

    天色渐明,远处开始燃起烟花,璀璨地在夜空绽放,满城百姓都能看见。虽然汴京百姓对此十分不屑,“这贼人都围城了,开封府还有心思放烟花,官家可真不着急!”

    内侍童穆看到烟花,跑到寝宫前轻声叫唤:“好叫官家晓得,昨夜城内无事也。”

    赵桓听了,这才算放心地打起瞌睡。再有半个时辰,就该准备早朝了,自己可要抓紧时间休息一下。要说赵桓这人,还算年轻,可这身体,却是越来越不结实了。

    特别是这次金兵几路围攻汴梁城,哪怕赵桓已经决死展示自己的帝王威严,可他内心的焦灼,又何尝有过一日轻松过?

    最后还是内府侍卫呼延庚降了一个法子,就是晚间响炮,黎明放烟花。一来可以示之从容,而来也能让城外的勤王之师知道汴京犹在,不要狐疑不决,不敢向前的意思。

    这个主意本来不错,群臣皆以为可行。百姓听到晚间的炮声,就能酣然入眠。早上看到烟花,就可以开了门市做生意。

    但是对官家赵桓这等喜欢“看一步,谋三步”的专业人士来说,却又会带来更多煎熬。晚间炮声过后,赵桓就开始提心吊胆地不敢入眠,生怕被城外的蒙兀人半夜袭城了。

    直到内侍童穆来报黎明的烟花升起,赵桓才算安心。小寐一会又该去主持朝会,讨论军机谋略了。一天忙碌下来又是精疲力竭,然而却什么事情都无法决策。

    如今真正决定汴京安危的要素,只有两个。其一在蒙兀人不攻城,其二在海州勤王之师何时开到?却唯独与汴京城里的君臣,毫无干系。

    特别是杜充败亡后,汴京城内只剩下五万禁军,守城都很难排满城墙呢!

    只是今日又与往日不同,烟花过后,鼓声便如雷鸣一般响了起来。这是登闻鼓!赵桓腾地爬了起来,赤着脚丫子就开始叫人:“童穆,童穆,外间何事惊慌?”

    童穆却无消息,另一个内侍就慌张跑进来:“官家,童押班已经跑出去打听消息了。”

    “嗯嗯,你且进一盆温水进来,侍奉吾洗漱吧。”

    “奴婢遵旨!”那个内侍便要退下,赵桓却心中一动。

    “等等,吾却看得你面善,你是储宏?”赵桓大惊。储宏可是宦官里的文化人,也是进士及第那群士大夫里的宦官,当真是天下传奇的人物。

    但是储宏的运气显然不太好,此前被梁师成用他模仿太上皇的笔迹乱写上谕。此后又得罪了梁师成,被老梁罚去扫大街,然后他就举报了梁师成。

    等到郭药师主政时,储宏这样的妙人自然能得老郭重用。先被委派监督内府,后来他就活动去了海州侍候柔福帝姬。因为实在不放心,后来又把他要回来,投掷闲散了。

    如何今日却能混到自己面前?赵桓疑惑不止,这混蛋能够模仿太上皇的笔迹,达到如假乱真的地步。放在如今这时局里,可是个天大的麻烦呢。

    储宏此前在外殿,其实隐约听到前面动静。伴随这登闻鼓声,隐约还有“见官家说话”、“掘堤”等破碎言语。

    当年郭药师一句“大河决口”的威胁,就生生打消了汴京百官抵抗的意志。如今的蒙兀人,恐怕就绝不会只是“威胁”了!

    储宏听得头皮发麻,这才赶紧跑来。他想要告诉赵桓,官家,咱们还是赶紧跑路吧!“禀官家,奴婢却在外殿隐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