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9章 千里走单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9章 千里走单骑 (第2/3页)

此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林师叔似乎真在冥冥中的某处发现了一丝光明,于是就把家国情怀一股脑地寄托在他身上。

    第一次来到汴京,安宁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每日见惯了各种市井、官场、內宫的尔虞吾诈、勾心斗角。

    皇帝、官员、胥吏、百姓,他见过不少人,居然就没见过几个真正的好人!安宁的心中曾经非常失望,以为这汴京城,并无林师叔说的那种无辜的人。

    直到自己失望离开时,徐师叔再次求到自己头上。徐师叔说这汴京百姓,就是这天下人的缩影。百姓嘛,身上衣裳口中食,都要靠他们自己谋生的。

    那些算计,也不过百姓谋生的手段而已。他们也会痛恨贪官污吏、奸邪小人的。他们又何尝不想清白渡日?可这世道,给了他们清白渡日的机会吗?

    说到底,还是这世道出了问题。皇帝自然不是无辜的,但是安宁研究过赵佶的几次殿试题目。安宁知道,在皇帝赵佶的心中,也是想要这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当然,赵佶在用人方面肯定有问题。比如宦官李彦的西城所,括田令,就是急于求成。生生把赵佶的善意变成了恶政,甚至逼反了河北的晁盖、宋江。

    此外,就是朝廷上的文蛞武戏了。赵佶毕竟没有受过正规的帝王教育,所以他在识人用人上,就很成问题。但是蔡京这样的奸邪之人,其实在执政上也是可圈可点的。

    县学、州学、太学三级教育体系的建立,汴京廉租房、慈善药房、养老院的兴办,哪样不是善政?蔡京一度还要努力反对北伐,这些见识又哪里不对呢?

    说到底,蔡京的不堪,也不过是蔡京的私德有问题罢了。

    但是私德这东西,真的适合拿去评价一国的宰执重臣吗?安宁以为不然。最起码,在大宋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上,就有不少私德不净的名臣流芳百世。

    如果连这些人,都有各种各样堕落的理由,那么汴京城的百姓们,哪个又不是无辜呢?

    所以,哪怕徐师叔与自己的对话,有时近乎是在狡辩。但是安宁,还是听了进去。

    安宁也一度真的就想做一个大宋的补锅匠,把这大宋的江山继续糊下去。终归改良的成本不像G命那么惨烈,一代代人慢慢掰扯下去,挺过这段文明的发育期就好了。

    一旦大宋文明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兀人、满人,终究怼不过文明代差的巨大鸿沟。

    海州特区的兴起,对金国的晋绥,就是安宁在那段时间里的一种尝试。可惜,这大宋终究烂到骨子里。新皇帝赵桓,甚至还不如乃父赵佶,生生耗尽了安宁最后的耐心。

    所以这几年,安宁回到海州后,就开始内敛起来。先把京东都护府发展起来再说吧,自己既然无力改变这历史的惯性,那就在这历史里切下一角,打造一个样板工程好了。

    然后,就是对外界的各种麻木不仁了。直到最后甚至打起了和金兀术瓜分大宋的主意!但是蒙兀人的突兀出现,无疑是对安宁的当头一棒!

    蒙兀人是没法子沟通的!哪怕前个历史中,蒙兀人席卷了中原天下,它也不愿意接受文明的进步。他们要甚至把汉人列为下等人,基本与牛羊无异。

    整个汉家文明,几乎被蒙兀人彻底断绝了!

    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些蒙兀人尝到甜头。在安宁恶毒的计划里,就是要把这些还未开化的蒙兀人全部送去南海的蛮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