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账簿如海隐魍魉 (第2/3页)
称谓。
林微沉下心来,如同前世在实验室分析复杂数据一般,先快速浏览了三本账册的大致结构和时间跨度。这三本账册涵盖了近五年的交易记录,时间上连续,但记录风格在最近两年变得更为隐晦,代号也更加复杂。
她取来一叠新的宣纸,开始建立自己的分析索引。
第一步,归类。她将那些明显是代号的货品名目单独列出,试图寻找规律。比如,所有名称中带“珠”、“宝”、“玉”字眼的,可能指向珍宝古玩;带“香”、“药”、“草”的,可能指向香料药材;而那些完全无法从字面理解的,如“星辰铁”,则暂时存疑。
第二步,筛选金额异常的交易。她凭借对古代货币价值和一般物价的了解(这部分得益于原主残留的记忆和她这段时间的恶补),将单笔交易额超过一定阈目的记录全部标红。很快,纸上便出现了一片刺目的红色。
第三步,重点分析经手人代号和特殊款项流向。她发现,代号“辰龙”出现的频率极高,且接收的款项数额巨大,时间点往往与朝中某些重大事件或官员升迁变动微妙吻合。而“巳蛇”则更像是一个中间人或白手套,资金经过他流转后,往往消失在一些更隐蔽的代号中。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窗外,夜色浓稠如墨,万籁俱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林微全神贯注,眼眸中倒映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代号,大脑飞速运转。她运用逻辑推理、关联分析和排除法,一点点地剥离着账本表面的伪装。
忽然,她的目光定格在一条记录上:
【天佑四年,七月初九,入:鬼工球(特大),壹枚。经手:亥七。出:银,拾伍万两。流向:巳蛇。附注:丙辰库,验讫。】
天佑四年七月初九!这个日期她记得!正是张承恩死亡前三天!
“鬼工球”?这显然是个代号。特大一枚,价值十五万两白银!这绝非普通物品。流向是“巳蛇”,而附注提到了“丙辰库”验讫。丙辰库?这听起来像是某个仓库或者藏宝地的编号?
她立刻翻找与“巳蛇”和“丙辰库”相关的其他记录。很快,她发现了几条线索:
· 就在同一天,“巳蛇”有一笔十万两的支出,流向代号“卯十二”,附注:“打点,漕运疏通”。
· 张承恩死后第七天,有一笔五万两的款项从“巳蛇”处流出,最终消失在代号“戌五”处,附注:“抚恤,闭口”。
· 而“丙辰库”在账本中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