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星火燎原 第二百五十八章传送阵 (第2/3页)
咦,这个标记?”
叶生忽然看到什么,看着地图上一个标记。
黑衣叶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是一个蓝色的小圆记号。
这个记号所在的位置是北稻废市,距离东安旧市很远,不过距离清源废市倒是没多远,中间只隔着一个市。
“这个标记,怎么了?”黑衣叶生看着这个标记,有些不解。
北稻废市离东安旧市很远,而且从这里前往北稻废市,中间还得经过言正云所标记的一个叫石蟹巢的二星险地。
这个险地,很是陌生,黑衣叶生了解不多,再者二星永夜,危险也极大,黑衣叶生从开始就没打算经过这北稻废市。
距离都差不多,走清源市方向,还不用经过这片二星险地,怎么看也是从清源市方向走好点。
“这个标记,你发现没有,地图上还有一个地方有这样的标记。”
叶生说完,黑衣叶生目光一扫,看到了他说的那个地方。
东安旧市。
与北稻废市同样标记的,只有一个地方,是东安旧市。
两个地方,都有一个相同的蓝色小圆记号。
看到这里时,黑衣叶生目光微眯,似乎想到什么。
“传送阵,还是其它的?”
“传送阵的可能性应该很大。”
叶生沉吟一下,说道:“北稻市,号称整个安平城的粮库。那里因为环境良好的原因,种植了各种各类的大量水稻,供给向安平城乃至其它城市。
甚至还有一个炎黄区的水稻科研基地也是建在那里。
虽说永夜来临,一切被都污染侵蚀,但这么多种类的水稻,变异的一定不再少数。
如果能得到一些变异的水稻,加以培养,可以缓解很多压力,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闻言,黑衣叶生目光一动,“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说东安旧市很有可能为了经常来这里寻找合适的水稻,建一个双向的传送阵,以便频繁来这里采样。”
“对,不光如此,北稻废市的环境特殊,非常利于水稻生长,甚至东安旧市在这里种培育一些水稻田,也是有可能的。”叶生说道。
“你这么说,还真是……”
黑衣叶生自言自语道:“这里环境要是真的适宜的话,同样的薪火用来改造环境,改造这里一定比改造东安旧市需要的薪火少。
若是这里真有东安旧市的水稻田,确实需要建一个传送阵。”
“这里,是不是有一个传送阵?”
黑衣叶生碰了碰黑裙陆灵,问道。
“嗯,什么?”
黑裙陆灵转头,看着地图上的蓝色记号,歪了歪小脑袋。
“好像是吧,我也不清楚,我去东安旧市的次数很少,也就那么一两次。”
“那东安旧市那里有传送阵吗?”
“有,有好几个传送阵,不过连向哪里就不知道了。”
还真有传送阵?
黑衣叶生来了兴趣,问道:“这传送阵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弄出来的?”
“是蓝色的,怎么弄出来我的也不知道。言爷爷好像说过些,说元机星研究这么多年,都没有研究出来的东西,居然会从一个人的器藏中发现,基因宝藏真的玄奥……”
黑裙陆灵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道。
闻言,黑衣叶生一楞。
基因宝藏,传送阵的来历居然是一个人的基因宝藏。
界里,叶生也沉吟着。不说暗界的元机星,光界的元机星也代表着光界的元机星座最高的科技实力。
从元机星座的命名就可以看出。
连元机星研究了这么多年都无法研究出来的东西,居然是一个人的基因宝藏,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是永夜的空间不稳定性吗?
叶生心中隐隐有了些答案,永夜和正常的环境不一样,元机星的研究受阻也可以理解。
“传送阵是蓝色的,这个图标也是蓝色的……”
黑衣叶生沉吟一下,虽然有可能是巧合,但可能不大。
如果真是传送阵,可以直接传送进东安旧市,那不光能省去很多的时间,路上的危险性也大大降低。
试试,就从这里去。
黑衣叶生看了一阵,下定决心。
虽然二星永夜的石蟹巢有些麻烦,但有动力羽翼在,还是能试试的。
动力羽翼无法长时间承载两人乃至加一头小熊的重量,但短时间内还是可以的。
只有够快,在动力羽翼没有反应过啦之前通过就好了。
想罢之后,黑衣叶生转向。
北稻废市和清源旧市离得很近,中间隔着一个市叫端市,需要先到这个端市,才能再去北稻废市。
当然从野外走也可以,但黑衣叶生看着言云标准的那密密麻麻的危险地区,就不寒而栗。
从这里去端市的时间和清源市差不多,只不过方向不一样。
一个向前,一个向左。
……
七个小时后……
黑衣叶生擦了擦头上的汗,轻舒一口气。
果然地图和实际还是有着不小的偏差的,按他的估计来,以他的脚力,应该五个小时就到清源市的。
现在走了七个小时居然还没到端市。
虽然路上遇到两个二十一级生命阶梯的生物拦路,解决它们用了段时间,但黑衣叶生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自己背上。
他转头,没好气地瞥了一眼背上的黑裙陆灵,道:“你不是说你比我厉害吗?怎么走了一半就累的走不动了。”
黑裙陆灵:……
只有轻微的呼吸声,像是睡着了。
黑衣叶生一楞,有些无语,但脚步放缓,尽量减少震感。
“到了,前面就是了,我看到那株大树了。”
界里,叶生的声音传出。
他小时去过端市几次,对于端市前面的一株百年老树有着很深的印象。
那株百年老树,到现在依然存在,被划了一个保护区,很好的保护着。
虽然有些影响过往的车辆,但以当时炎黄去区的经济实力,已经不在乎这么一点可有可无的便利和经济效应了。
反倒是这株大树经历炎黄区的百年兴衰,有着不小的的纪念意义,
“百年老树吗?一百年,到现在是不是已经算是百年奇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