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赞普已薨 (第2/3页)
西海郡王松赞干布于永徽元年薨世。”李承乾道。
“陛下!吐蕃乃我大唐属国,又是姻亲,如今西海郡王已薨,陛下理应派遣使者,前去慰问,并册封吐蕃新的赞普芒松芒赞为新的西海郡王。”褚遂良出列说道。
现在吐蕃和大唐关系密切,这么也无可厚非,可李承乾却不这么想,吐蕃终究是心腹大患。
现在吐蕃国的主人是个孩子,这势必会造成主少国疑,吐蕃国的政权会有所不稳定。
现在正是大举出兵攻打吐蕃国的大好时机,就算不能灭了吐蕃,也要让它元气大伤,最少在二十年之内,不能让它恢复过来。
“如果朕要出兵吐蕃,又该如何?”李承乾说道。
此话一出顿时吓到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现在唐朝和吐蕃关系和睦,没有足够的理由,却去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实在是有失道义。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吐蕃乃我大唐属国,没有缘由便出兵讨伐,实乃不义之举。”
“以不义之师讨伐属国,上天必会愤怒,必然会降下天罚,大唐必败无疑,我大唐乃泱泱大国,岂能做出如此不仁不义之举,还请陛下打消此念。”褚遂良谏言道。
不仅褚遂良反对,长孙无忌等一众大臣都反对李承乾这么做,儒家的思想理念使得他们不能做出这么没有道义的事情。
他们往往在对外的问题上,尽显仁义道德,只要对方服软,这帮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家伙就会尽量的显示仁义。
“中书令言之有理,还请陛下三思!”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行礼道。
“还请陛下三思!”朝中大臣多数人都支持褚遂良的意见,就连一些李承乾的亲信,也都赞同褚遂良的意见。
这足以证明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此事,朕不过是随口一提罢了,大唐与吐蕃乃是姻亲,关系密切,朕又怎么会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来。”
“让礼部官员跑一趟吐蕃逻娑城,将朕的诏书传给吐蕃芒松芒赞,册封他为西海郡王。”
“退朝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