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2章:火枪(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2章:火枪(1) (第2/3页)

折返基地。

    “参见殿下!”基地负责向李承乾行礼道。

    “炸药包什么时候能够制造完成?”李承乾问道。

    “经过这次的研究,我们已经重新罗列了数据,已经可以确定有哪些不稳定因素。”

    “我们的科研人员已经着手处理,不出一天,便能够制造出合格的炸药包来。闪舞”基地负责人道。

    “很好!不过也不能大意,毕竟这炸药包是极其危险的东西,一旦使用不当,有什么危害,不用我再说,你也应该知道。”李承乾满意点了点头道。

    “殿下放心!我们都是按照殿下吩咐的去做,不论是储存还是其他,都是心翼翼,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基地负责人道。

    “这样我就放心了!”李承乾道:“火枪制造的怎么样了?可有进展?”

    “根据殿下编写的百科全书和天工开物,火枪的进展十分顺利,已经制造出一杆火枪来。”基地负责人道。

    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运用到军事上,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使得在敌军中爆炸,人们称其为火炮。

    第一次正式将火药应用到军事上是唐朝末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用火药攻城。

    人们还突发奇想的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这便是火箭。

    到了宋代,战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

    北宋政府为此还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以及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

    南宋更是在1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

    使用竹筒作为枪管发射弹丸,由于是竹制筒只能使用一次。

    还有一种火枪叫梨花枪,用一个或两个竹筒装上火药,绑缚在长枪枪头下面,使用时点燃之使之燃烧喷出火焰烧灼敌兵,再用枪头刺杀。

    这种火器在南宋时非常盛行,金人将这种火器称为飞火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