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办学 (第3/3页)
?”
“这些,儿臣早已经想好了!在长安和洛阳设立大学校,在州里设立中学校,在县里设立小学校。”李承乾道。
“你得构想还不错!说说你的看法,具体你打算怎么做?”李二问道。
“我打算让五、留岁的孩童统一上小学,并在小学里设置学前班,让这些孩童在学前班里启蒙。”
“然后,再从学前班升学正式成为小学生,经过六年的系统教育,才能升学到中学……”李承乾将大概的升学教育情况详细告诉李二。
在古代,孩子的入学大概在8岁到15岁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划分界线,这也就导致了所能掌握在知识不在同一水平线。
使得学员的良优参差不齐!
所以,李承乾的第一步就是要统一上学的年龄段,让大家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
至于能不能学有所成,这就要看各人的天赋和努力了。
至于升学的标准则能够通过考试来,筛选一些差的学员,让更加优秀的学员能够能过的发展空间。
说完学校的制度之后,便要说一说学校所教授的内容科目,除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学之类的正科外。
学校还会向学员教授谋生的技巧,以方便学员将来能够找到谋生的出路。
这样对于帝国的统治更加有利,人民安居乐业,大唐自然就会蒸蒸日上。
“你的这些方法倒是不错!可以一试,那你选好在哪个州县设立中学校和小学校了吗?”听完李承乾的解说,李二问道。
“这个我已经想好了!便在我东宫所领的折冲府所在州县中设立学校,这样方便管理。”李承乾道。
说完教学的问题,接下便是选址建设学校的事情,李承乾早就想好了,在东宫所领的折冲府所在州县设立学校,也方便他以后直接管理这些学校。
“既然你已经什么都想好了,朕也就不说什么了!你自己看着办吧!”李二道。
“谢父皇!儿臣告退!”李承乾退后几步,转身离开两仪殿。